何歡繼續說:“以前你們的客戶是組團社,天天孝敬他們。一千的團費他們還每個人收三百。你從他們手上買遊客。

他們還拖欠團款,找各種理由不給你結。拖垮多少地接社。自相殘殺,又宰遊客。最後惹了一身腥,錢也沒掙到。

現在網路社會,不用組團社收客了,我們可以自己收客。成本降下來了,招待費沒了,不用跑全國各地當孫子孝敬他們了。”

“但是現在要給平臺錢。”張齊山說。

“可是小白龍團,不只是在哪個旅行社的問題,也是在哪個平臺的問題。

小白龍團不用平臺給量,搜尋量就爆棚了。反而我給平臺帶來更多流量。這是不是你跟平臺談判,降低費用的標準?

他們不答應,我就是在微博喊一聲小白龍團開了,我也能收齊客。不需要他們的流量,反而他們需要我的流量,那就大膽提條件。”

大師兄和梁銘佩服不已。但是他說得對!

張齊山看著他,他這不就在大膽提條件嗎?小白龍這種人,要是積累了資本,過幾年開個旅行社,嘖嘖,他是真不愁啊!

“旅遊就是人的流動,旅遊就是流量生意。所以那些網紅城市網紅景點吸引年輕人。

但是把人吸引來後,還是要用服務用風景用文化留住。而不是做成千篇一律的網紅路線。這是無法持久的。

現在旅行社除了傳統線路就是網紅線路。但是傳統線路也不行了,幾十年不改。無論傳統還是網紅,遊客體驗極差。

現在年輕人的需求是個性化的多樣化的。所以現在有很多打著定製遊的旗號,做的卻是網紅路線和傳統路線的生意。

即使你做出一條特色線路來,也會很快被模彷。小白龍團一火了,都走我的線路。但後面去的遊客,哪裡還有小白龍團的感受?

我不希望大家模彷小白龍團,把每條線都變得擠死。市場可以細分。每個導遊每條線路,最好能做出不同的特色。

招收遊客時也設定一定條件,男女老少、家庭情侶。不能帶著幾歲孩子的父母,老人年輕人在一個團。

那樣肯定有些事情不能做,拖垮整個行程。老人的行程就該安排得松一點,帶孩子的可以幾個家庭團,輕輕鬆鬆注重樂趣。

攪在一起的結果就是雞飛狗跳大家都不滿意,線路要根據遊客的情況來安排。不是男女老少都適合同樣的線路。”

三人點點頭。

“線路一直是旅行社定的,但真正瞭解線路,能合理安排線路的是導遊。執行線路的也是導遊。遊是旅遊活動的中心,而導遊是旅遊活動的中心人物!

本來就該是這樣!但這麼多年,卻讓導遊當傀儡背鍋!這樣無法培養一個好導遊。培養出一個好導遊,遊客會反覆來,遊客的家人朋友同事也會來。

這不再是一錘子買賣。一個好導遊是真的能把遊客變成旅行社的客戶群。需要去維繫的。”

“培養出來了,走了怎麼辦?”張齊山擔心地問。

“給錢呀!哄他呀!”

梁銘和大師兄低頭忍笑。

“張總你不是挺會的嗎?”何歡說。

張齊山無語,我特麼哄你一個還不夠?以後都當我爺?

“而且,旅行社培養了啥?”何歡毫不留情道,“導遊是背鍋的賠錢的,沒有培養的!你們給導遊付出了啥?給個團就叫培養了?”

張齊山低頭,一點面子都不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