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車在歡樂和讚美中向春城開去,此時,一個快遞員跑上跑馬山,把一個包裹送到遊客中心。

炎京寄來的,寫著跑馬山遊客中心收。

蘇組長有點奇怪,開啟包裹,拿出裡面的東西,展開,是一面錦旗,上書——朝暉夕照,跑馬山美;博古通今,何導遊好!

何導遊?跑馬山有兩個姓何的導遊,這是誰做了好事?

又拿出裡面的信封,開啟,是一封表揚信——

“我曾是跑馬山車胎廠職工,那時候跑馬山還不是景區,金安殿曾是我們的宿舍。我和同事們天天上山下山,我對跑馬山無比熟悉。

五十年後,故地重遊,腿腳不便,愛人才執意請一個導遊來扶我。理解眾導遊看我衰老,不願惹麻煩的顧慮。當時導遊何歡主動站出來接待。

本來只是想找個人扶著,我想沒有人對跑馬山的熟悉超過我。沒想到何導不僅熱情體貼,一路照顧著我,而且知識廣博,對跑馬山的歷史竟十分了解!

一棵我爬過的樹,他能講出根源。一塊我坐過的石碑,他知道得比我還多。跑馬山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在他的講解下活了過來。

老友故去,風景猶在。何導少小年紀,卻讓我重回當年歲月,與三五好友攜手爬山。看著他,聽他與我談天,不禁疑心:這是我哪位好友復生了呢?

當時只覺何歡小友貼心可愛,知識淵博,如遇知音,心情激動,難以即書胸中之情。回家良久,終究難以平復。唯有寫下此信,聊表我感激之情。

重遊故地,遇到何導,是我回到春城最開心的事。找回了青春,此生無憾!

此致

敬禮

一個在跑馬山度過青春的老職工”

蘇小梅驚訝不已,居然住過金安殿,這才是跑馬山的老主人啊!

他知道這段歷史,跑馬山原來就是車胎廠宿舍。知道這段歷史的人可不多。所以他知道這是真的。早知道這老人家來歷這麼大,他一定會親自去帶。

跑馬山成立景區這麼多年,收到過遊客的感謝信,基本都是受傷,導遊背下來了。包丟了,導遊給找到了。這樣的涉及到人身財產安全的事。

卻從來沒有過因為知識淵博而被感謝!從來沒有過這樣一面錦旗!這封信寫得情真意切!

何歡呀何歡!為何要去石頭城?

下班例會,組長一手展開那面錦旗!

“哇!”陳彬彬大叫,“跑馬山小白龍都成了石頭城小白龍了,還有人送錦旗給這個渣男!”

同事們笑了。

大家根本沒想到別的何導!

組長又開啟信,朗讀。

大家感動得熱淚盈眶。尤其是那一句:這是我哪位好友復生了呢?

“雖然何歡離職了,但這面錦旗屬於他,也屬於跑馬山!”

組長將錦旗掛上光榮牆。何歡終究沒有上牆,又終於上牆了,以這樣一種形式。

何歡也跟著旅遊車到了春城,遊客們還要他一起去吃飯,何歡說約了同學才作罷。

下車後,就接到蘇小梅的電話。

“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