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春夏再來雲杉坪吧!”

“啊!”

“我早就說過雲州美景四時不同,不要一次貪全。夏天雨水多,雲霧繚繞,很難見到雪山。但是四五月份,應該能呈現我剛剛說的那副明豔的水彩畫。是吧?”

何歡轉頭看著和組長,和組長微笑著點點頭,“是的!”

“啊!明年五一,我還要來!”遊客們紛紛叫道。

“對!明年五一的蒼山高山杜娟和雲杉坪的鮮花,我先預訂了!”

何歡好笑,和組長也滿面笑容,小白龍這影響力!

“這麼美的地方,為什麼要情死啊?”一位姑娘問。

“原本這叫十二歡樂坡。”

“哇!這個名字更美啊!”

“納西語的全稱是霧路遊翠閣。霧路跟我們住的酒店歐魯很像哈,都是音譯。也就是玉龍第三國的意思。

這裡被稱為十二歡樂坡,我想是從前這裡灑下了許多納西族人民的歡歌笑語。在清朝以前,納西族並沒有殉情之風。”

大家一邊欣賞著雲杉坪,一邊聽著何歡講解。

“納西族崇武尚勇,民不畏死,民風強悍,與周邊部落一直有衝突。在明朝時跟康巴地區戰爭頻繁,但也是戰死,沒有情死這樣的風俗。

情死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呢?是清朝,雍正元年,也就是1723年,在麗江實行改土歸流之後。”

大家好奇地看著何歡。和組長也看著他。

“之前雲州一直是以獨立國或者附屬國的形式與中原保持著聯絡,本土民情風俗並沒有被改變。

元朝將雲州納入版圖後,也是放任自流,雲州各個國家、部落還是各自為陣。明代開始對雲州加強統治,對雲州少數民族文化的傷害比較大。

這個在大理我給你們講過了。但是為了便於統治,明朝實行的是土官制度。比如麗江土司,管麗江百姓。

然後到了清朝,初期軍閥割據,最著名的就是三藩之亂嘛!雲貴高原要獨立要造反了。後面的統治者汲取教訓,改土歸流。”

小白龍團點點頭,從跑馬山講三藩之亂到大理講南詔大理,現在終於講到麗江了!

真是完整!

“在明朝,木府是世襲土知府。到清朝,土司被廢除了,跟其他地方一樣朝廷委派官員到雲州任父母官。

這些父母官就是大家長,新官上任三把火,以夏制夷,強行進行風俗改革。不然怎麼能顯得他們厲害呢?”

“當然這也是統治民心,必從文化開始。從此,婚姻必須聽從父母,以牛羊豬酒聘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成了硬性標準。而男女自由交往則被視為不端、無禮。”

“在這之前,據元代史書記載,雲州人民是山澗唱和,自尋配偶,是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

這樣一個崇尚自由嚮往愛情悍不畏死的民族,在遭遇強行的封建禮教制度之後,就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大家嘆口氣,聽得心驚不已。

“但是個人力量再強大,怎麼比得過統治階級的勢力?而且這個封建禮教是維繫了一部分人的利益的。

比如說門當戶對,也就是強強聯姻嘛。還有父母之命,他是能夠透過聯姻的方式,讓一個家族更加強大的。

家長呢,也發現可以透過出賣子女的婚姻自由來傍上強者。或者肥水不流外人田,保證家族裡的男子都能娶妻生子這種姑舅婚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