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大戰過後(第1/2頁)
章節報錯
韓平安率解救出來的百姓和俘獲的奴從一路往北,已收到克拉山口大捷訊息的徐浩然和安彌善則率領之前北撤的各部奴隸一路往南,重返家園。
演渡安置了三千多人,庫爾安置了五千六百人,達漫安置了七千多。
剩下的全安置在耀建州,也就是白沙城外的二十六個村莊。
之前已經安置過一次,況且那些重獲自由的百姓對大都督府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有個棲身之地,只要能活下去就行,雖然一下子多出三萬餘人,但安置起來比預計更順利。
王將軍去追擊麻扎塔塔了,韓士枚要趕緊回葉勒城坐鎮,並且那邊北撤的邊軍家眷和百姓也需要重返家園。
韓平安沒讓餘望裡跟著去,拉著他一起辦了一個月的學。
在葉勒部辦學甚至比耕種、打仗更重要,在別人看來辦學很正常,但對餘望裡而言這一個月受益匪淺。
之前一直覺得《九章》《海島》《孫子》《五曹》《張丘建》《夏侯陽》《周髀》《五經算》《記遺》《三等數》和《綴術》《輯古》等明算科必學的算經很難。
跟著選拔進葉勒府學的三百多學子,在下葉王村學了一個月算術幾何,再回過頭去看那些算經,赫然發現並不難。
崔巡官和王將軍九天前在蔥嶺下又獲大捷,麻扎塔塔已授首,一起出徵的蘇達素石已經先趕回來了,征討大軍明後天就能回到葉勒城,他待會兒也要去葉勒城與侍御匯合,以便隨崔巡官的大軍去龜疏。
說走就要走,曾經的捕賊署同僚,只剩下徐浩然、假道長和盤陀三人。
面對韓平安送的銀錢和馬匹,以及前來送行的盤陀,餘望裡心裡很不是滋味兒,覺得自己太過貪圖功名利祿。
“哭啥呀,我爹說了,等到了龜疏就請我岳父舉薦你去長安應試,有我岳父舉薦,禮部肯定會讓你考。不誇張地說,你是我葉勒乃至我安西一百多年來第一個去長安應試的人,應該高興。”
“長史,官我已經做上了,我不想再去考。”
“你雖然做上了參軍,但這官有三六九等,想出人頭地,不能沒個出身。”
韓平安把他拉坐下來,又笑道:“秀才科太難,多少年沒開了。進士科和制科也不容易,咱們只能另闢蹊徑,去考明算科。舉明算在關內或許算不上什麼,但在安西卻是鳳毛麟角。
等考中了要是想回來,我岳父一定會三顧茅廬,重金闢邀你入幕。要是不想回來就呆在長安,回頭我讓我爹託進奏院給你多捎點錢,好好打點下,看能否謀個好官職。”
考進士想都不用想。
考制舉一樣沒希望。
光文詞類的就有文學優賭、文藝優長、文以經國、文經邦國、文史兼優、文詞雅麗、文詞秀逸、文穰宏麗、文詞清麗、文擅詞場等十八科。
軍武、吏治、長才和不遇類的更多,仔細想想,也只能去考明算科。
餘望裡感動不已,噙著淚說:“恩師和長史的知遇之恩,學生銘記在心,無論能不能考中都要回來。”
“別鑽牛角尖,你應該這麼想,無論我葉勒還是安西,在朝中都不能沒人。”
“可我就算能考上,也要先守選三年。即便三年後有官做,明算出身的官也做不大。”
“只要能在長安謀個官職,至少能幫著打探打探訊息。當然,我只是這麼一說,到時候究竟留在長安還是回來,你自個兒拿主意。”
“謝長史。”
“別謝了。”
韓平安輕輕把他扶起,笑道:“我葉勒部已經沒奴隸了,不然可以送你幾個的。不過沒關係,我讓徐少給你找了一個親衛和一個馬伕,盤陀幫你挑了兩個機靈的學童,無論做參軍還是去長安趕考,身邊都不能沒人伺候。”
盤陀拱手道:“餘參軍,徐少尹公務繁多,實在抽不開身,讓我代他送送你。”
“正在用人的時候,我卻要走……”
“我們這邊現在不缺人,缺的是大才,別胡思亂想了,跟我爹好好歷練歷練,再去考個功名,到時候有的是你大展拳腳的機會。”
大恩不言謝。
餘望裡不想讓韓平安覺得自己矯情,躬身三拜,拿上昨天幫著草擬的奏授官員名冊,拜別眾人而去。
韓平安目送走餘望裡,跟鈺兒雲兒去村北的試驗田裡轉了一圈,便在十幾個親兵的護衛下,穿過近百里的大漠,趕到闊別已久的“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