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波雲詭譎(第1/2頁)
章節報錯
夜色撩人,天上有星光,水上有燈光,天上瑞月高懸,水中繁星點點。
蕭七發和惜月,取出事先準備好的羊皮小水燈,將它點燃,然後放入水中,讓小燈隨著水漂流而去。
往年,也都是蕭七發跟惜月一起放水燈,今年,兩人都長了一歲,今年,很多事情變得不同了。
惜月不再是原來那個丫鬟,蕭七發也不再是那個寂寂無名的小公子。
兩個人看著水燈漂走。
據老人說,在每盞燈裡,都住著一個等待超度的亡靈,也都寄託著活著的人的思念。放一盞水燈,寄託對逝者的緬懷思念,許一個心願,實現放燈者的心願和祈求。
放過水燈,蕭七發見惜月似乎是累了,便不再去看畫舫,而是選擇府,回去府中與家人一起焚香祭月。
府中既然得了蕭七發一人獨得前三名的訊息,祭月自是又辦得風光。
……
四皇子回去得很及時,詞會獲獎之詞獻上的時機也恰到好處。
百官吹捧也吹捧的差不多了,宮中準備的節目精彩的也演得也差不多了,本以為今年的燈會也就如此了。
正是大家才窮詞盡之時,一首《望海潮》出,宮中歌女,歌喉宛轉,汴安城的繁華景象,伴著酒意,在皇室和百官面前呈現出來,龍顏大悅!
二首《謁金門》,滿足了那些既想風月,又要正襟危坐的大臣們的心理,“座有嘉賓尊有桂。莫辭終夕醉。”,繼續喝吧。
三首《少年遊》,那些宮中宮女、舞女、後宮的佳麗,總算是聽到這些市井的小調,也給深宮之中的這些靈魂些許安慰。
這三首詞,滿足了燈會各個階層的需要,酒酣之時,都有自己喜歡的歌曲,燈會的氣氛達到高潮。
皇上大喜,賞。
詞會開得很成功,賞。
四皇子首次代表皇室,差事辦得好,賞。
《望海潮》,詞寫得好,賞。
……
鄭貴妃雍容的臉上,也同樣露出滿意的笑容,這些年,難得像今天心裡這麼舒坦。皇后怎樣?太子又怎樣?我的兒子長大了,只要還沒有人成為真正的皇帝,我這優秀的兒子就有機會。
皇帝高興,大臣、後宮都有賞賜,君臣盡歡。
……
只是,只隔了一日。
御史王貴一封奏摺,遞了上來:參中秋詞會,題目洩露、規則修改,四皇子趙經年,為得皇上恩寵,在中秋詞會的籌辦過程中……
皇上看了笑笑,這些御史,真是閒的無事可做?沒事你去去酒樓,又不少你工資,挺好的事情攪和些什麼?
沒想到很快,國子監祭酒吳修齊又有奏本上來,言說:一個商人之子,在中秋詞會上,三首詞作,均排前三,事出詭異需要查明,以正文風……
皇上心裡生氣,你這祭酒與司業那點兒破事兒,誰不清楚,這也太明顯了!
可接著又有本奏上來,說:中秋詞會一事,還與程王府有關。
牽扯到程王府,涉及軍隊……皇上這心裡……
所謂三人成虎。皇上看到這些,終於將信將疑,後續的奏摺……
朝堂之上,四皇子據理力爭,詞會一事,流程清楚,過程公平,效果絕佳,詞作精彩,有目共睹……
可工部侍郎、甚至戶部尚書都下了場,中秋詞會一事,需查!
本是朝野同慶的一個活動而已,看起來,要掀起不小的風波。
……
而作為在此事件中風口浪尖的蕭七發,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