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式的回答,別人問什麼就說什麼。千萬不要照本宣科,一口氣把這些臺詞全說完了,那樣就太假了。”

……

林誠脫掉鞋子,同樣坐到了床上,手把手的指導她賣慘。

星誠傳媒是他投資創業的第一個專案,而其中最核心的點,就在於陳詩穎。

林誠的記憶裡,擁有太多前世爆火的流行歌曲了。

而想要把這些神曲變現,就需要有一個人把它們唱出來。

林誠沒有這個實力,也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

這份工作,自然就落在了陳詩穎的身上。

捧紅一位樂壇天后,把這些歌曲,一首首的不斷賣出去,源源不斷的創造利潤,成為林誠的第一頭現金奶牛!

如果想到達到這個目標,林誠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讓陳詩穎出名。

藍臺的“天籟之音”選秀大賽,自然就成了最佳的途徑。

全國性的電視臺,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從地鐵到公交站,隨處可見的宣傳海報。

如此龐大的海量資源,都會成為陳詩穎天后之路上的養分。

畢竟,其他選手只能翻唱一些早就被唱爛的歌,而陳詩穎則完全不同。

林誠為她準備的每一首歌,都是王炸級別。

連他這種KTV麥霸級別的唱功,都能火上一把,更何況陳詩穎這種為歌而生的天才了。

……

晚上7點半的新聞聯播一過,林誠悠哉的躺在床上,開啟了酒店的電視機。

頻道切換到藍臺,在經歷漫長的十分鐘廣告折磨之後——“天籟之音總決賽,12進10突圍賽,將在今夜揭曉答案!”

澎湃激情的男聲解說,不管過了多少年,都還是那個味兒。

林誠一直懷疑,這傢伙其實不是真人,而是電腦合成的聲音。

在經歷一首開場曲《天籟之音》後,比賽終於進入正題。

代表金州賽區的冠軍陳詩穎,接過麥克風,款步走上了舞臺。

臺下的觀眾席,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

不少粉絲舉起手裡的發光板,上面寫著“陳詩穎”,“加油”,“詩志不渝”之類的字樣。

從海選的一曲成名,到毫無懸念的拿下金州賽區冠軍,再到如今的進入十強決賽圈。

陳詩穎積累的不少粉絲,在貼吧、微博、QQ上,都聚集起了一批歌迷。

就連網上的八卦都開始流傳,特別是關於她和林誠關係,為什麼每次唱的歌,都是那個“林誠”寫的。

還好林誠在網上沒有任何社交賬號,陳詩穎也守口如瓶,所有的八卦都停留在猜測的階段,並沒有石錘性的證據。

“評委老師們,觀眾們,還有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大家好,我是1號選手陳詩穎!”

“我是一個農村來的孩子,如果不是參加天籟之音的比賽,也許我一輩子都不會踏足臨州這座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