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讓我們有請3號選手陳詩穎登場。”

“一個來自農村的女孩,從海選到賽區冠軍,從賽區冠軍到總決賽的舞臺。”

“她的心路歷程,坎坷波折,動人心絃!”

“請看VCR!”

祝丹退到側邊,讓出了位置。

這年頭電視綜藝的VCR, 就跟固定程式一樣,每次節目總是動不動就要來段VCR。

哪怕是這次天籟之音的總決賽,在每個選手正式開唱之前,都要放一段VCR,如同人死前的走馬燈,非要跟你過一遍生平事蹟。

“1990年的某一天, 陳詩穎出生在北陽縣的一個農村家庭……”

VCR裡, 出現了一棟老舊的泥瓦房。

黃泥砌成的牆,黑瓦蓋的頂。

上樓下樓,靠一段陡峭狹小的木製樓梯。

沒有自來水,每天都需要走五十米的距離,去井裡打水。

沒有洗衣機,而是拿著臉盆和肥皂,去村口的河邊,啪嗒啪嗒的拍打洗衣服,費力的手洗。

所謂的廚房,還是燒柴火的老土灶。

所謂的廁所,也是出門需要走十米的農村旱廁。

看著大螢幕上的VCR,別說是坐在電視機前和電腦前的那些真觀眾了,就連臺下的那些職業演員,都看得潸然淚下,眼淚抑制不住, 稀里嘩啦。

“陳詩穎,加油!”

“加油啊, 陳詩穎!”

“加油!加油!”

“勇敢向前飛!”

……

不知道是安排好的劇本, 還是發自肺腑的鼓勵, 臺下的觀眾們,紛紛大聲吶喊。

“謝謝大家,謝謝!”

“我一定會努力的!”

陳詩穎同樣淚流滿面。

雖然是事先告知的劇本,可內心的酸楚卻是真真切切的。

如果沒有林誠的話,如果不是他把自己帶入樂壇,一步步推上總決賽的舞臺,恐怕現在的她,還在豐田的4S店裡做著汽車銷售。

住著沒有窗戶的隔板出租屋,吃著沒有營養的老壇酸菜面。

正如《阿刁》的歌詞——“明天在哪裡?誰會在意你?”

“接下來由3號選手陳詩穎,帶來一首《大魚》!”

大魚?

聽到祝丹的報幕,林誠眉頭微皺,臉色變得頗為難看。

《大魚》這首歌是2016年的,林誠雖然也給了陳詩穎,卻是準備讓她在比賽結束之後才唱的,準備整理成一個專輯,作為她的首發之戰,衝一沖銷量。

他為陳詩穎準備的,在比賽中演唱的歌,應該是2012年《泡沫》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