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叫日向太郎,和日向合理的關係是‘父子’,履歷顯示他在十幾年前加入了組織、目前正在叛逃中,組織正在追緝他。

是日向合理名義上的父親……

雖然確定,日向合理是宮野艾蓮娜的孩子,但是關於日向合理為什麼不在宮野家、而是姓日向這件事,安室透沒有一點資訊。

只能確定,宮野艾蓮娜是日向合理的母親、日向夫人不是。

但是,日向合理的父親呢?到底是誰?

這個男人居然也是組織成員?那日向合理到底是什麼時候接觸的組織?

他皺起眉,繼續往下看。

第二張圖片,還是同樣的偷拍角度和簡歷,簡歷上的人也是日向太郎,但卻是年輕的日向太郎。

上面的文字資訊,和第一張簡歷完全不同。

這張簡歷上,這個男人不叫‘日向太郎’,履歷資訊是組織底層成員,著重標出來的資訊是:數天前參與幫派火拼,損傷下體,已確認無生育能力。

安室透:“……”

安室透下意識再確認了一下時間,發現這是一張十年前的簡歷。

呃,日向合理十六歲。

他繼續往下看。

【相貌粗狂、年齡合適,符合‘父親’形象,暫時加入觀察計劃的備用人選。】

觀察計劃?

這條履歷顯示的下面一條,就是:【確認選為觀察計劃的‘父親’角色,‘母親’待確定中。】

觀察計劃、父親、母親,把本姓改為日向。

這幾個資訊點,在安室透的腦海裡迅速組裝拼湊,把一段往事勾勒出一個模糊的輪廓。

比如,組織把五六歲的小孩子、帶離親生父母的身邊,又新派一對組織成員充當父母的角色,觀察研究小孩子的某些行為、或者達到某種目的。

那個小孩子,就是日向合理。

但是,組織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日向合理的身上有什麼特殊性、讓組織這樣研究,又或者是組織研究了很多小孩子,日向合理只是其中之一?

安室透下意識抬頭,沒有在視野裡捕捉到日向合理,於是暫時壓下冒出來的種種猜測,繼續往下看去。

這一條履歷、也是十年前新增上的,中間應該被人刪去了很多,之後的一條、居然是兩年前。

【已撤離‘父親’崗位,暫時投入實驗室,等待喚醒啟用中。】

最後一條履歷,是前幾天的。

【已啟用。】

第三張照片,也還是一張偷拍的角度,看周圍的環境、應該是一所實驗室內部,一個枯瘦乾癟的男人躺在病床上。

安室透盯著這張照片看了十幾秒,才勉強認出來,這居然就是‘日向太郎’。

他看完的時候,諸伏景光的新訊息發了過來,是一條一看就是匆忙打出來的訊息,中間夾雜了一些的錯別字。

最開頭的那句話是重點:【捕捉任務中止。】

下面是一些言簡意賅介紹情況的話。

大致是,他掐著時間點,在任務時間過去五六個小時後,才把自己新鮮出爐的體檢報告交給琴酒,表示自己沒有大礙,只是一點輕傷。

然後琴酒就把他和同事提去做任務了,還有一些其他的組織成員參與這次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