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心理條件,是要詢問那些問題嗎?

日向合理接過資料夾,粗粗瀏覽了一遍,發現上面的很多問題、那位警官先生確實問過。

每個問題的下面都有三個可勾選的小方框,分別是‘激動’、‘不穩定’和‘平靜’。

放眼看去,幾乎每個問題的下面都勾著‘平靜’。

但是,有一些問題,那位警官先生直接跳過了!

發現有框框是空白的,於是掃了幾眼題目的日向合理:“……!”

他立刻開始從頭檢查起來。

發現不止是剛剛發現的那一兩條,檔案前面的都是基礎、時不時刺一下的小問題,警官先生都乖巧提問了。

但是中後期,有大概三四個問題,警官先生直接跳過了。

四捨五入,這就是十個問題、二百積分!

這還只是最簡單的自主提問,不包括日向合理按照每個問題細扣的找茬問題。

再四捨五入一下,他損失了快一千積分了,比他現在的餘額還要多!

警官先生怎麼可以這麼不負責任,這麼重要的心理檢測問題都要糊弄了事、偷偷減料著跳過啊。

這合理嗎!

他低頭看檔案的時間太長了,琴酒等了等,“怎麼了。”

“……警官先生沒按順序來,漏了好多問題。”日向合理抓緊時間問,“這個心理排查,是隻有這一次,還是每隔一段時間都有?”

這個積分,是一次性活動,還是經常都有的常駐活動?

就算是一次性活動、也沒關係,日向合理可以向捲毛警官打聽,然後主動出擊找上門,主動回答幾次問題。

反正對方跑不了。

日向合理平靜下來。

“你想經常性做心理諮詢?”琴酒提煉出這個意思、重複了一遍,然後挑了挑眉,“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每年做一次心理諮詢。”

說話的時候,對方的手機亮了一下,是新訊息提示,對方低頭看了一眼,毫無停頓地接上之前的那句話:“不過,你喜歡心理諮詢?”

又解釋性地說了一句,“組織裡的很多人都討厭心理諮詢師,我很少見有人喜歡心理諮詢的。”

說實話,日向合理也討厭。

那種有人詢問你幾個問題,你不管是乖乖回答、還是狡猾撒謊、又或者是沉默不答,對方都會從你的反應中窺探出你的一部分真身。

只要是敏銳一點的人,都很難容忍這種窺探自己一角的感覺。

那種感覺類似於潔癖病人看到玻璃上有泥點子、但那個痕跡是從外面濺上去的,無論你怎麼在裡面擦,都擦不乾淨。

但是警官先生又不是專業人員,而是偷懶耍滑的摸魚選手,還有積分可以拿,對方詢問的哪些問題,都沒有觸碰到日向合理的私人領域。

那就無所謂了。

就像現在,日向合理能察覺到,琴酒在和他說話的同時、也在和其他人交流,但卻不怎麼在意,因為還沒有觸碰到他的底線。

他真誠回答:“因為我和山村警官一見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