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手指按下武器按鈕的輕鬆,和巨構所發射出去的磅礴威力擁有無比的落差,總能讓士兵產生一種他們有強大力量的錯覺。

或許是軍團內部輿論環境的誘導,讓他們忘了一些事。

第一,為什麼明明已經將滅星武器開來,卻遲遲不朝古老星門發射,非得等精靈出來才發動攻擊?

因為帝聯的科學家早就判明,以最直接手段摧毀行星的武器對古老星門不頂用。

那第一時間發射向星門的光柱,就是科學家首先猜想的“最直接方式”;

它們是名為“地爆天星”的巨構,本是可以發射無比的高溫熱流,順便加熱行星大氣的同時引爆行星核心,徹底毀滅星球的地殼構造,一些較小的星球則會由此四分五裂。

可星門的材質卻能忍受比地爆天星的最大出力,還要高上千倍、萬倍的高溫。

專家能做的也只是建議多拉來幾臺地爆天星壯壯聲勢,幫幫場子;然後寄望於中子滅殺之上了。

失落而未覺醒的初丹精靈,在帝聯境內當然有所分佈,各個戰場也有他們被擊殺或俘虜的記錄;否則列維娜從哪裡來?

甚至有一支精靈被某個非法組織帶離母星,在異星安家還因為那種無法磨滅的高傲而拒不交稅時。

帝聯只是派出一支小隊,動用了輻射放場這種簡單手段便將他們解決;唯一的特殊,就是這些精靈在輻射放場下堅持的時間略長吧。

中子滅殺這個巨構可比小隊使用的輻射放場要厲害了太多倍,這也看似是殲滅天使們唯一可行的希望。

看似而已。

這也引出了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這裡的軍團本不是最精銳的部隊,平時爭搶戰功更輪不到他們來吃肉,甚至摻不進軍團和官僚的鬥爭中;

但此次所有人,都對他們畢恭畢敬?

此次帝聯總共佈置了三道防線,第一道就是星門周圍這些士兵和戰艦;第二、第三道,就是自此地在一到兩次航道跨越,所能到達的星系的佈置。

&n>>

【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bsp;帝聯內部,眼界和夕殉道相接近的人也有不少,天使與左吳和白艾斯戰鬥的過程也經由星系附近的造物所捕捉,他們得出了與夕殉道差不多的結論——

只要星門後湧出天使的數量超過一定限度,那帝聯無論在這個星系的第一道防線部署多少軍力,都絕對擋不住。

戰場有戰場寬度的限制,星球般的巨構和如海的戰艦不可能疊在一起;而初丹天使卻只有一條像錐子般的進攻路線,就是往那顆脈衝星旁湧去便好。

只有那裡有最方便的超空間航道。

帝聯只能寄望於這些酷愛樂子的天使並不團結,進入超空間航道後很快便分道揚鑣;靠航道的數量和帝聯的廣袤領土,來稀釋駐紮在各個星系的軍團將面對的天使數量。

防禦的重點是第二和第三道防線,真正的精銳被部署在那邊;守衛著各自效忠的官僚和將軍,盯著各自星系灼灼的太陽,一如他們灼灼的眼神。

而第一道防線數則註定要被突破,也是註定要被放棄的物件;

給他們精銳的裝備,也只是寄望於這些勇勐計程車兵能在天使奪下脈衝星旁的航道前,給他們儘可能多的殺傷。

這是他們的責任,卻註定不會是被所有士兵所理解的責任;當今帝聯,沒有哪個士兵會崇高到去心甘情願地執行一場註定的犧牲。

所以。

底層官兵只是被灌輸了他們必勝的意志,中層軍官則多少知道一些此次的風險,卻也沒有被告知全部的事實。

他們只是在星球忽然毀滅,以此當做發令槍響後,按下巨構的發射按鈕;哪怕所配備的任何觀測衛星都只能隱隱捕捉到在急速移動的天使佇列而已。

無妨。

攻擊總是最能提醒對方自己存在的方式,成人的腳趾被螞蟻咬到,也會感受到些微的瘙癢。

此時,灰風稍稍加快了播放的速度,左吳緩緩將手抱起,捏自己手臂的力量越來越緊。

一個特寫鏡頭中,某位士兵略顯興奮地吼道:

“成了!”

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