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原被帝聯蔑稱為蠻子,除開遊牧的習俗外,大概是他們初次邁入星空,因為過於不拘小節,給人留下了太過粗糲的印象吧。

這是沒辦法的事,畢竟燎原的社會發展同人類完全迥異——

邁入星空前,他們能夠意識到互相間各有差異, 卻總以為大家都是漂浮在母星大氣中,無法互相接觸到的“核”。

融為一體,無法分離;唯一的例外,就是被棲息在星系當中的以太龍以鯨吞之態,吸入其身體中的時候了。

這不是一種災難,而是饋贈。

被帶走的幸運兒會跟著以太龍, 去深空中環遊許久後,再隨著那磅礴呼吸歸來,腦海中又會多上許多新奇的知識。

漸漸地。

燎原人根據這些新奇,發現他們並不只是一顆顆的“核”,還擁有是有定額摩爾數量的氣態身體。

彼時,距離六百萬個文明爭相湧進群星的時間節點已經不遠。

以太龍似乎比銀河當中的任何生物,都要更早的預見到那聽不見的號角即將吹響。

燎原人從巨龍那裡取得的知識都頗有針對性;材料學,物理學;如何馴服太空鯨,以及運用它們身體內部的能量虹吸原理……

等等等等,保證燎原人邁入星海不受阻礙。

可是,似乎是巨龍的不屑,又或者是祂對渺小生物的間的交流同樣不明所以。

燎原人畢竟才剛剛發現互相間有獨立的身體不久,所學到的社會科學約等於零。

不知者無罪?或許如此,可就算是說出這句話的人類,面對那些會笑著扯斷蝴蝶翅膀、勒死親人幼犬的兒童時,也會覺得有些不寒而慄。

從而,先人才會發出“人之初性本惡”的感嘆,繼而重視道德與教化, 由此漸漸構築起屬於人類的精神面貌吧。

燎原人當然不知道什麼叫“教化”,其邁入星空時的懵懂與無知, 在剛接觸他們的人類眼裡就是極致的殘忍與野蠻;

人類只是看到一群外星人驅趕著太空鯨群,會不由分說攻擊平民的殖民艦船。

抓獲俘虜後,也會立即開展種種駭人聽聞的活體實驗;甚至會錄下實驗物件的哀嚎,發還給人類,天真地想詢問這樣的高頻音波究竟是什麼意思。

氣態生物還以為血肉生靈也有和他們類似的“核”,被剝皮抽筋後能在什麼地方很快恢復呢。

當然,這在人類眼中就是再直白不過的挑釁,樑子已經結下,而同樣被燎原如此對待的文明還有數十家。

他們聯合起來的反擊,最終組成了帝聯前身的前身。

而對於燎原來說,他們只是想去學習和進步而已,甚至沒有去特意尋找和摧毀血肉生物該有的“核”,可遭到的攻擊卻奔著挫骨揚灰而來。

氣態生物被殺死的同族,在不久大家還是字面意義上的互為一體來著。

說不清氣態生物與血肉生靈間的戰爭,是不是第一道打破銀河靜謐與和諧的噪聲。

無論如何。

最初的深仇已是千年前的往事,時間改變了許多,帝聯建立,從強盛又走向衰落;燎原擁有了語言,開始和其他文明進行有效交流。

帝聯與燎原的衝突現在大都是因為利益糾葛, 所謂仇恨更多隻是挑事的藉口和激勵的手段。

只是氣態生命在太空遊牧時, 那份好奇與進取還未曾改變。

遊牧混沌的架構也在與其他文明的接觸廝殺中,逐漸學習,趨於完善。

大汗以下,分出了往數個方向進發的部落,其頭領就是不同封號的“王”。

只是王號還保持著遊牧特色的簡單粗暴;前後左右,東西南北;有些不夠,又加上些指代方位的生造名詞,後來被帝聯翻譯成了頗具古典特色的四象八卦。

以這些字為開頭,再加上一個被封王的人自己喜歡的字,就是他們自己的王號了。

……

離婀王在做飯。

>>

【暢讀更新載入慢,有廣告,章節不完整,請退出暢讀後閱讀!】

火苗跳躍,像小魚一樣的生物被炙烤,油滴和溫度總是不聽話;掌控它們,比當初掌控千軍萬馬還要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