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妙啊!”(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要是換成別人,鄭恐自然不可能直接說這種造反的話。他雖然堪稱武力無敵,但是畢竟還做不到以一敵萬。
正所謂人心隔肚皮,天知道對方是什麼想法?
所以面對張成禮,鄭恐也只是說大宋氣數已盡之類的話而已。
但是眼前的這兩位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在歷史上那是真的造反派,是北宋末年農民起義軍方臘的麾下大將。
看他們此時的這個狀態,應該就是加入方臘之前。
而如今既然被自己遇到……
孔子有72門徒,三千弟子。
眼下自己這邊才剛收了一個大弟子,也就是張成道,距離滿72之數還差71,正好把這兩位收下,那就是還差69人……
“哥哥,”王寅的腦子要比厲天閏好使不少,他一聽鄭恐說的這“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就知道眼前這位大哥那是胸中自有丘壑之人,當即壓住聲音,小聲問道:“願聞其詳!”
鄭恐笑著看了王寅一眼,問道:“以兄弟來看,這大宋如今氣數如何?”
王寅也不隱瞞,他是認定了鄭恐當大哥,以後那是準備跟鄭恐混的,當即道:“大宋自然是氣數已盡。官不像官,民不像民。官員只知橫徵暴斂,百姓活不下去那自然就只能起義造反。再加上北方近年經常來犯,內外夾攻,我瞧不出十年,大宋必亡!”
聽他這麼一說,鄭恐頓時對他便高看了一眼。
在這個年代能有這般見識,屬實已經不易。
就算是張成禮,也只敢說這邊以後要遇兵患,但是像王寅這樣直接說大宋再有十年必亡,怕是沒那個見識。
方臘麾下頭號大將,兵部尚書王寅,確實名不虛傳。
“兄弟眼光確實獨到,”鄭恐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凡王朝氣數已盡,必然多匪寇義軍。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始皇帝一統六國,建立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皇朝,卻也不過因為官員苛刻導致義軍遍地,最終不過區區二世而亡。漢朝武帝何等威武,後世官員腐敗依然天下大亂王朝崩塌。唐朝號稱天朝上國,後來不也一樣落了個民不聊生,帝國毀滅。如今這大宋,與之又有何區別?”
聽鄭恐這番話,王寅和厲天閏兩人紛紛點頭稱是。
鄭恐這話簡直說到他們心裡去了。
其實說起來,王寅和厲天閏兩人,跟水泊梁山那幫子土匪強盜,又有不同。
從根本上來說,王寅和厲天閏兩人跟了方臘,是奔著推翻這腐朽的大宋王朝建立新的制度去的。
而水泊梁山則就是一群土匪強盜,佔山為王,心裡想的要麼當一輩子強盜,要麼接受招安重新回到那腐敗的體制之中。
從一開始,雙方的精神高度就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鄭恐是喜歡水滸傳的故事不假,但是對於梁山那些人,有好感的其實真的不多。
“哥哥,那以哥哥你看……”王寅道:“咱們不如干脆暗中招兵買馬,把這大宋給推翻了,豈不痛快?!”
厲天閏也點頭:“就是,正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皇帝的寶座,姓趙的坐得,哥哥你鬼神手段,便坐不得麼?”
鄭恐微笑著搖了搖頭,道:“自然坐得,但是怎麼坐,卻就需要好好考量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句話的意思是,築起高牆把敵人圍起來,然後我們這邊多多積攢糧食兵力,卻儘量不當那出頭之鳥,免得被對方視為心腹大患。”
王寅:“啊?那又怎麼把對方圍起來?”
鄭恐道:“這裡便有一個最好的說法,謂之以農村包圍城市。”
農村包圍城市!
聽了這話,王寅和厲天閏兩人對視一眼,一起狠拍大腿:“妙啊!”
鄭恐說的話,意思非常明確。
我用農村包圍城市,在各村子內形成自己的關係網,慢慢蠶食,邊蠶食邊積累財富糧食,卻不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