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評宋江(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聽鄭恐道:“如果這宋江干脆不想當官了,直接去混江湖,那倒也算是一號人物,這江湖中至少也能有他一席之地,甚至當個武林盟主都未嘗不能。可是他卻又偏偏一心想著吃皇糧,想著光宗耀祖。”
“所以鄭某才說此人的頭腦渾沌,不堪大用。”
“兩頭晃,兩頭都不討好。”
“若是與之為友,那倒還好,此人倒是個願意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人物。”
“但若是想與他謀番大事,那卻絕對不可,如若真如此做了,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眾人聽鄭恐評論完,頓時便有一種恍然大悟茅塞頓開的感覺。
王寅眼睛發亮,敬佩道:“師尊的看法果然與眾不同,如此說來,這宋江果真與師尊所說一般無二。若是與之為友,確實好處不少。但是若是想與他共謀大事,怕當真不成。”
石恆等人點頭道:“確實如此!”
其實鄭恐對於宋江的這個評價,算得上是比較公允的。
人各有志,他想要吃皇糧報效朝廷,哪怕後期落草也想接受招安重回體制內,你不能說他就是錯的。畢竟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要當官,光宗耀祖。
但是宋江的問題就在於,他想的和他做的,太過沖突。
想吃皇糧,卻不幹當官該乾的事——通知晁蓋逃跑,這就是暗通賊寇,知法犯法。
你說他走江湖吧,卻又不想當賊,非要接受招安。
所以就是兩個字——擰巴。
最後的結果,也正是像鄭恐說的那樣,真跟著他混,整個梁山的大部分人都沒個好下場。
“師尊,”徐山眼見鄭恐如此說,卻也覺得確實有道理,當即說道:“既然如此,那這宋江確實不能用。不過咱們如今正是要招兵買馬的階段,弟子與清河縣北的四明幫二當家飛鷹項如海也有些交情,不如弟子前往,使上三寸不爛之舌,勸他們也來歸降如何?”
徐山這狗頭軍師,確實看鄭恐有帝王之相,所以這幹起事來也確實賣命。
萬一將來混個從龍之臣,那簡直做夢都能笑醒。
“哦?你認識?”鄭恐頓時看向他,笑道:“能說動他們?”
徐山不好意思的抓了抓頭髮,道:“這個弟子卻是不敢打包票,弟子只能說與他見個面,好好談一下。至於行不行,他們願意不願意,弟子也說不好。”
鄭恐當即沉吟起來。
這四明幫,主要收入來源是倒騰私鹽,這種事情在宋朝這種年代算是暴利行當。
不過內裡情況怕是沒有表面那麼簡單。
當時張成禮語焉不詳,沒有細說。
“倒是不急。”鄭恐想了一下之後,最終搖頭道:“凡事不差這一時半會,萬一打草驚蛇反倒麻煩。這樣,你先與我回清河縣,待我摸清他們的虛實,再做打算。”
徐山一聽能跟著回去,頓時大喜:“弟子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