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後廚的黃花魚點餐率很高,取完魚子,鮮魚還能馬上烹飪上菜,一材兩用,並不會浪費食材。

付宇站在李東序身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對方的烹飪操作上,這樣既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到對方的需求,也可以佔據最為有利的視覺角度去觀摩。

小工送來了一份黃花魚子,李東序親自將生魚子洗淨去掉外層膜。

在做這一步操作的時候,李東序只是沉默的幹活,並沒有說一句話。

不過付宇察覺到,李東序幹活時的動作很細緻,這樣也能讓旁觀的人瞧的非常清楚。

這一點,倒是和趙猛有些像。

趙猛在指導烹飪時,因為自己脾氣不好,所以除非特別關鍵的烹飪訣竅會進行說明之外,也是這樣沉默著幹活,任由別人觀摩,自行領悟學習。

付宇那會兒能順利學到趙猛的一些技能,主要還是因為他自來熟的性格。

遇到不會不懂的,當場就會問出來,被訓了也不惱,只是脾氣很好的笑一笑,默默將這次的失誤記住,以後絕不再犯。

李東序在有些方面和趙猛很相似,付宇不只一次產生過這種想法。

也因為這種難以言明的感覺,讓他對李東序印象非常好,接觸時很安心。

像這種沉默烹飪的場景,付宇其實非常適應。

他在教學實踐課堂裡,一直都是處於這種安靜無聲的氛圍。

除了電子音偶爾響起的講解之外,其餘時間,都是人影在操作,他在看。

到了後來,人影也消失了,只剩下掌勺的廚具在空中舞動,所有的烹飪操作和細節,全靠著他自行學習和領悟。

當時倒是沒覺得什麼,現在付宇突然意識到,自己無形間養成了非常好的觀摩習慣。

他非常善於捕捉一些別人在烹飪時的隱藏細節,甚至能發現對方的操作訣竅。

透過這些,再舉一反三,融匯到自己日常所習慣的烹飪操作中。

李東序做菜很有一手,動作幹練嫻熟。

他有著大廚典型的清晰的烹飪路線和條理分明的掌勺思維。

這也導致想要觀摩他的烹飪操作,就必須要全神貫注。

“李廚,為什麼你剝生魚子外層膜的時候速度這麼快啊?我每次上手操作,那魚子都會滑落,這東西黏糊糊的根本捏不住!

這魚子直接炒不行嗎?非得焯水,撈的時候還麻煩。

要我說不如蒸制,更省事,到時候整條拍扁了炒唄!”

楊鳴向來話多,看著李東序烹飪時,那問題是一個接著一個。

要是在平時,李東序早開口訓斥上了!

這些事情,他每次做這道炒飯,楊鳴都得在旁邊呱噪一番。

開始時,李東序也都耐著性子解釋過。

奈何,楊鳴壓根不往心裡去。

這小子在廚藝烹飪上還算有天賦,學什麼都快,但只一點,學什麼都不精。

李東序帶著楊鳴快七年了,這小子光是掌勺廚師都幹了近三年。

結果在後廚裡真算不上多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