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平那時候經常會為了跑關係,把對方請到店裡,親自張羅一桌席面,露一手絕活亮亮相。

燉魚白雖然用料和食材非常簡單,但整道菜的烹飪工序卻堪稱宮廷菜了。

他自己以前做的多了,現在冷不丁在選單上瞧到這道菜,也沒當回事。

但是現在,眼看著鯪魚湯順利煲制上,大腦裡一直緊繃的那根弦鬆懈之後,他才後知後覺意識到,付宇現在要烹飪的替換菜餚竟然是燉魚白。

這可是燉魚白啊!

哪怕是他們自家店裡,也只有老師傅才能掌勺烹飪出地道的滋味。

劉永平忍不住問道:“小付啊,你還會做這道菜呢?”

付宇正準備炸魚白,聞言點點頭:“嗯,之前看李廚做過一次,這道菜挺有特色的,魚白我平時都是用來做藥膳,還真沒這樣燉過。”

劉永平一愣,看著付宇:“藥膳也有魚白菜餚?”

付宇點頭:“有啊,不過都是紅燒,或者做配菜。之前看到李廚用魚白做主食材烹飪,我還挺驚訝的,當時看完,這道菜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嘴上聊著天,付宇手上也沒閒著,將魚白進行炸制後,吩咐幫廚楊智超做瀝油,自己則拿過吸油紙,將撈出來的魚白逐一擦乾淨上面的浮油。

他剛吸了兩塊魚白,楊智超就主動上手,把活給接了過去。

全程兩人都沒說話,但卻配合的很默契。

這讓付宇有點欣喜,掌勺廚師最需要的就是這樣有眼色的幫廚。

省時省力省心。

趁著冷卻的功夫,付宇將醬燜泥鰍出鍋擺盤,由傳菜員端走。

魚白冷卻後,還要入鍋復炸,再擦油冷卻,再炸,反覆三次,使魚白蓬鬆吃起來口感脆嫩,滋味醇厚,又絕無油膩。

二遍炸制後,付宇直接將擦油的活交給楊智超,自己則開始燉菜。

鍋裡咕嘟咕嘟冒著泡,乳色濃湯飄著些筍片蘑菇,煮的差不多了,再把炸過三遍的魚白加入鍋中,進行收汁。

而等到端上餐桌時,這道菜是直接盛在燉爐裡的,湯汁剩個底,剛好顧客一餐吃完,湯底也徹底收乾淨。

烹飪的關鍵是控制好食材和水量的比例,使食材能入滋味,顧客品嚐時,先是清淡鮮美的口感,隨後味道逐漸加重,吃到最後則成了燴菜!

所以菜餚的烹飪難度遠比看上去的高,而且最重要的是,這道菜在店裡確實點餐率不高,觀摩的機會可想而知,應該是寥寥無幾。

這也會導致學習的困難度加大。

劉永平看著付宇動作麻利的將筍片和備好的蘑菇加入鍋中,兌水進行煮制。

無論是對於水量的掌控,還是火候的把握,付宇都表現的非常嫻熟,操作的姿勢和角度堪比技術老練的大廚!

而一旁的楊智超看著付宇利落的做著最後一遍過油,魚白在油鍋裡復炸後,顏色變得金黃,整個顯得越發蓬鬆,不知為何,他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前陣子付宇曾指點自己做炸制時的竅門。

這個念頭一起,他再看付宇做炸制時,關注的重點就從專注的聽吩咐行事,變成了一心二用,一邊留意著付宇的動靜,隨時準備上前接手用瀝油的活,一邊觀摩付宇的所有操作細節。

別說,還真讓他看出來點名堂!

付宇在做炸制時,有個習慣操作,很值得學習。

楊智超領悟後,頓覺受益匪淺,幹活時越發積極認真了。

“油鍋清一下,我準備炸胖頭魚條!”

就在這個時候,付宇突然出聲吩咐了一句。

楊智超想都沒想的應道:“好的,付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