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確實條件不錯,在這棟老樓裡佔了一梯兩戶中面積最大的一套房子。

三室兩廳,一廚一衛,南北各有一個大陽臺,南面種滿了花草,北面做了保溫。

老兩口上了年歲,晚上覺輕,於是特意分房睡。

趙老爺子睡客房,老伴睡主臥,家裡孩子的那一間屋子長年沒人住,於是成了倉庫,家裡不用的東西都堆在裡面。

趙老爺子閒著沒事兒,從兒子的房間找到一套尚未拆封的餐具,抱著盒子去了廚房。

這套餐具是從景德鎮郵回來的正品貨,無論是顏色還是紋路都是上佳的款式。

要不都說老小孩小小孩呢!

趙老爺子樂顛顛的抱著自己心愛的收藏過來廚房,存著心在千里馬的兩位大廚面前顯擺。

千金易得,知音難尋。

別人家的老爺子上了歲數,也有喜歡搞收藏的,不是品酒,就是賞花逗鳥。

趙老爺子卻格外喜愛攢餐具。

不同的花紋,不同的形狀大小,只要是看著漂亮的,就想要買回來收藏。

他有這個愛好,於是除了自己買的,親朋好友偶爾也會送一些過來。

廚房裡燈光明晃晃的照在廚案上,付宇站在案前,認真的烹飪千里馬的特色菜餚。

張金玉給他打下手,開始兩人還顧忌著在顧客家裡多少注意一些言行,不過等幹活忙起來了,很快就忘記了這些事情。

付宇一邊切絲,一邊習慣性的指點張金玉:“這火候掌控其實也是有技巧的”

兩人正說著,趙老爺子走了過來。

張金玉還算有眼色,看到趙老爺子抱著個沉甸甸的大箱子進來,趕忙上前幫著接過來。

趙老爺子先伸頭看了眼廚案上的情況,隨後獻寶似的說道:“這箱子裡是我收藏的餐具,一會兒就用這一套吧!”

工工整整的四方紙箱子,裡面墊著厚厚的泡沫,每一個盤碗中間都夾著防磕碰的報紙,青花的紋路,瓷質優良,造型輕巧,每一個碗盤的形狀都各有不同,裝飾多樣,非常有特色。

廚師對於這些烹飪工具,無論是廚具還是餐具,因為工作的原故,平時就非常看重和喜愛。

乍然看到這一摞漂亮的碗碟,付宇不由嘖嘖稱讚,哎呦喂,這盤子和碗可是真漂亮,比他見過的那些瞅著都高檔,紋路細膩,這顏色,這造型,絕了!

趙老爺子一聽這話,眼睛頓時亮了!

如遇知音!

付宇把調好的麵糊,在平底鍋裡攤成極薄的煎餅皮,擱在盤子裡備用。

鍋裡燉制大豐收的食材,一會兒直接做裹制,給老兩口烹飪一道改良版的大豐收菜餚。

付宇掌勺,把鍋裡做為夾餡兒的食材仔細著火候,燉製成綿軟又濃香的夾餡兒,還跟趙老爺子講解:“這菜要燉的豆角和土豆無比軟爛,玉米卻要熟的恰到好處,這樣才能吃著香甜!”

趙老爺子虛心地點頭稱讚:“噯,付廚啊,你雖然年輕,但廚藝是真的厲害!難怪能當上千里馬的大廚,了不起!”

付宇被誇的直笑。

張金玉平時話不多,這時候,就站在旁邊眼觀六路的盯著付宇烹飪,一邊跟著學,一邊適時打下手。

趙老爺子是真的喜歡烹飪,也是真的願意有人陪著自己說說話。

平時跟老伴聊天,廚藝方面的事情根本聊不起來。

付宇笑說:“回頭您要是吃著好,歡迎多來我們飯店用餐,店裡還有不少的特色菜值得一嘗!”

一側爐灶上燉著菜,付宇用另一個爐灶做溜炒,特有耐心的陪老爺子聊天。

聊天的話題自然基本都圍繞著老爺子那個不常歸家的兒子。

趙老爺子是有心誇耀自家寶貝兒子,付宇是存心打聽趙清華導演的各種飲食喜好。

張金玉在旁邊看得目瞪口呆!

付宇平時做菜,除了指導烹飪之外,很少分心閒聊,他向來做事非常專心。

但這一次,卻反常的跟一位陌生顧客聊的非常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