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個人成績,在美食圈的影響力,烹飪水平,個人創新能力等等.

而這些東西的評分,可不是單純的憑藉著自己國家美食協會的推薦就可以的。

到時候會邀請國際知名的廚師,美食家前來,還有一些相關媒體也會到場。

影響力這個東西,僅靠著一個天才的稱謂和名頭,還差的很遠。

看到這一次文化部對於專項研究小組的重視程度,賈斯汀已經意識到,付宇這是要代表中國參加下個月的國際美食協會納新活動,到時候說不準會想要嘗試競選委員。

否則,為什麼這段時間要大張旗鼓的作勢,無非是為了博取名氣,擴大付宇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而真要是這樣的話,到時候.

當付宇看到自己成為委員,正好踩他一頭的時候,會不會覺得很驚喜呢?

想到這裡,賈斯汀忍不住笑了。

或許,付宇就連入會成為國際美食協會的新成員都不一定能成功呢。

文化部這邊接連官宣了兩條訊息。

付宇星期二就直接請假,帶著專項研究小組的眾位成員們召開了第一次小組會議。

這一次不同於原本的小打小鬧,小組成員直接坐滿了美食協會的一間小型會議室。

人多了,規矩也隨之定製了下來。

付宇對於這方面沒什麼經驗,最後還是何捷、劉永平和魯佔龍三人幫著參考一條條擬定下來的,主要還是向美食協會這邊的其他專項小組的管理模式靠攏。

付宇看過之後,非常滿意,畢竟現在組員情況複雜,接納了不少優秀的年輕新人加入。

有這幾位老前輩幫著拿主意,付宇也能輕省不少。

不過,這一次開會,還是要付宇主持大局的,他必須要學會並且適應這樣的活動。

做為國家認可的專項研究小組,以後像這種類似的會議和大小報告總結會,肯定少不了。

這一次的會議,付宇很用心,不但寫了稿子,而且還對整個會議的重點內容進行了歸納總結。

既然現在自己有了文化部和美食協會的扶持,手底下人員充足,活動資金方面也不受限制,那麼完全可以大幹特幹一番。

經過這一次的事情,付宇也算是想明白了。

眼下這種情形,小打小鬧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努力拿到一番成績,讓國際美食圈清楚的認識到,他來了!

所以,付宇現在要做的,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國際美食圈看到脫穎而出的自己。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付宇在小組會議上,直接下達了近期的任務目標。

首先,就是烹飪火候技能的出版發行。

現在所有的內容已經完成了徹底的收尾,只要再進行文字校正後,就可以正式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了。

而在此之後的印發、宣傳、推廣等諸多工作,都需要有專門的人手跟進和推行。

其次,則是將創新理念,透過熱氣濃度去判定食材熟讀的烹飪操作共識,需要進一步的確定和完成。

這項工作主要還是將付宇提出的創新理念正式落實下來,用於工作實踐操作。

這需要付宇帶領眾人親自去完成。

付宇要把理念細化到每一種烹飪情況和操作,大家去選擇擅長的菜系和烹飪手法,以熱氣濃度判斷主核心,眾多飯店後廚為平臺,展開的一個多基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