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真是不一樣啊(第2/4頁)
章節報錯
付宇態度端正認真,劉雨農教起來也分外有動力。
“這個故事據說是真實的,畢竟記錄在家譜中,不過我想說的,卻是這個故事所道出的烹製釀菜的精髓。”
“光吃素菜平平無奇,光吃肉又滋味單調,但若能把它們巧妙地組合起來,風味就完全不同了。”
“釀菜的口味比一般炒菜更豐富有趣,也更考驗廚師的手法和創意。”
付宇聽的直點頭,確實,雖然沒有機會親口品嚐,但只是根據烹飪的具體操作,也能知道,這釀菜的口感確實非常豐富。
先不說外面包裹的素菜,單是“釀心”除了肉末外,還會放糯米、鹹蛋黃,不僅能豐富風味,更能增加餡兒的黏度,讓皮與餡緊密相連,不至於一快子只夾起“外圈”。
劉雨農示意付宇看廚臺上的備菜:“釀苦瓜,釀豆腐,釀青椒,是非常出名的釀菜三劍客。”
“我先做這三道,你瞧著點,看我怎麼做的,等看會了,再上手。”
付宇點頭答應,仔細看著劉雨農烹飪。
劉雨農話一出口,付宇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和以往的教學一樣,都是從簡單的菜餚開始入手,讓他有個熟悉的過程。
先做的釀苦瓜,還有接下來的釀豆腐和釀青椒,是整桌席面裡最簡單的三道,易操作,好上手。
而劉雨農不愧是名廚,從一下刀開始,就讓付宇眼前一亮。
劉雨農切苦瓜用的是直刀法。
刀與原料接觸面成垂直角度,按用力的大小和手、腕、臂膀運動。
明明只是很常見的刀法,但是劉雨農做起來,只兩刀下去,就能
看出來不凡的刀工。
正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劉章鵬得了師傅汪玉龍的暗示,一邊忙著手裡的活計,一邊盯著劉雨農那邊的動靜,豎著耳朵偷師。
長年跟在自家師傅身旁幫廚,劉章鵬早就已經形成條件反射了,一看到劉雨農切好了苦瓜,端過剁好的肉餡,頓時眼皮一跳,下意識的就想伸手過去幫著遞餃子鏟。
不等他有所動作,付宇不動聲色的把餃子鏟拿了過來。
所有的肉餡都是事先剁好的,劉雨農使用時,只需要根據用量直接進行攪拌就可以。
而為了方便確定肉餡的用量,往往都是用餃子鏟,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估量。
果然,劉雨農頭都沒有抬起,隨口吩咐:“餃子鏟。”
話音剛落,付宇已經把餃子鏟遞了過來。
劉雨農不由抬頭看了付宇一眼,接過餃子鏟時,忍不住揚起了嘴角。
有這樣一個幫廚,烹飪時也太省心了。
接下來,基本上每當劉雨農有什麼需要時,付宇都會第一時間將所需要的廚具遞到劉雨農伸手可及的地方。
劉雨農只需要安心烹飪,根本不用出聲提醒。
因為做的順心,所以劉雨農在操作時,心情不錯的仔細教導付宇:“這肉餡用的是五花肉、香孤、鮮魚,一定要切成末。”
“在餡兒中混入糯米除了保證口感外,還因為可以將肉餡牢牢的粘附在苦瓜上面。”
眼瞧著劉雨農已經按量調完餡兒了,付宇趕忙接手過來,幫著攪拌。
等攪拌均勻,劉雨農將空心苦瓜墩填滿糯米餡,擺入盤內,入籠蒸熟。
趁著這段時間,又開始烹飪釀辣椒和釀茄子。
釀辣椒用的是豆腐泥、雞蛋和豆粉攪拌成餡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