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的話也很在理。

粗料細做,烹飪時所用的食材雖然不精貴,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在操作時,廚師才會越發的用心,想方設法的將食材做成非常有特色的美味。

而吃魚的話,講究的就是吃個活肉。

而這個活肉,在鮮魚身上,最嫩的地方就是魚的月牙肉。

月牙肉,就是魚鰓邊上那塊紅白相間的地方,有一定弧度,看起來就像是月牙一樣,這個部位的肉吃起來特別嫩。

懂行的人吃魚,第一筷子往往奔的就是這個地方。

而拆燴鰱魚頭還真是千里馬的一道特色菜。

以鰱魚頭為主要材料,烹飪以燴菜為主,口味屬於鹹鮮味。

皮糯粘膩滑,魚肉肥嫩,湯汁稠濃,口味鮮美,營養豐富。

尤其是北安臨江,此菜選用的都是沿江產的花鰱魚,頭大、肉多、肥嫩、味美。

現在又是冬季,小雪後的雪鰱質量更佳。

可見,這唐老爺子也是個懂行會吃的主。

付宇拿過備好的小蔥,幾根切段,幾根打結。

將油菜心洗淨,菜頭削成橄欖形。

熟火腿切片。

因為要燴制,所以火腿片不能切的太薄,厚度要根據經驗自行判斷。

這一點對於付宇而言,還是非常容易把握的。

雞肉、雞肫洗淨,煮熟,切片。

春筍、姜、香菇,分別切片。

將魚頭劈成兩片,去鰓洗淨,放鍋內加清水淹沒魚頭,置旺火上燒至魚肉離骨時,撈起拆去骨。

趁著燒製魚頭的功夫,付宇開始準備桂花皮炸的食材。

火腿剁碎成末,高湯仔細備好,雞蛋打碎留用。

趕在炸豬皮還沒有送到之前,付宇抓緊烹飪拆燴鰱魚頭。

魚頭煮至骨肉分離,付宇將魚頭撈出來,準備拆去魚骨。

拆魚骨是個手藝活,製作工序繁鎖。

如果不是因為這道工序,拆燴鰱魚頭也不會登榜千里馬的特色菜譜。

拆燴鰱魚頭講究的是“扒爛脫骨而不失於形”。

所以這第一重功夫,就體現在一個“拆”字上。

付宇有著高階的拆分技能在手,只是拆分一個魚頭,並不算什麼難事。

將煮好的魚頭轉移到冰水中,開始拆魚骨頭。

付宇拆魚頭的時候特意將魚面朝下,用手輕輕摸一摸,順著魚骨的方向拆。

拆下的骨頭留好,後面還要用。

付宇整套動作做的行雲流水。

只是這個拆分的步驟說起來簡單,可要將魚頭上的骨頭完整的拆出來,並且保持魚頭形狀基本完整,如果是普通人,那可是需要數十年的積累才能做到。

拆下來的魚頭如果靜置在一旁容易腥,所以魚肉拆好後,需要放入蒸箱蒸。

而要保證鰱魚頭膠軟滑嫩的口感,那“燴”這個步驟就是重中之重了。

把剛從魚頭上剔下來的骨頭放入鍋中,炸到酥脆。

付宇這邊剛開始炸,孫慶寧小跑著從餐廳過來。

都說孫慶寧在趙猛手底下混的好,主要也是他這個人確實有眼色,會來事兒。

趙猛脾氣雖然不太好,但是對手底下的人,還是非常照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