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衍歪靠在床頭上,閉著眼睛小憩,他很累也很困,但是大腦特別亢奮。

給周黎發了資訊,將所有的激動情緒抒發出來,一時間只覺得滿腔都是幹勁兒!

陸衍是國家藥膳研究會的副會長,在職已經十七年了。

從入會開始,他就一直很努力的往上爬,利用了整整十年的時間,才算是徹底坐穩了現在的位置。

原本一切相安無事。

領導關照,工作順利,手下的人也能力很強,個個都能撐起自己的那一攤子活兒,讓他覺得特別省心。

可是,就在今年夏天的時候,會長周黎突然宣佈,他還有一年就要到任期了。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周黎要上調了,早就聽說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副局長要退休了。

看來崗位已經內定好人選,等到周黎到了任期,就會直接調過去。

能夠升職是好事,可是周黎走了,這會長的職位肯定得有人頂上。

這就讓陸衍非常的糾結。

因為國家藥膳研究會,雖然只有一位會長,但是副會長卻一共有五位。

而且個個能力卓越,背景深厚。

競爭力不可謂不強!

這次帶領視察組下到地方走訪,就是陸衍為了業績努力爭取來的機會。

如果沒有優秀的成績,他估計連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為了能多一點籌碼在手,陸衍自然要想辦法展現自己的能力,還要努力拉攏研究會的其他成員。

所以,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讓他對於劉紹先的推薦頗為重視,在這次的投票表決活動中也擺出了支援的態度。

同樣,也是因此,使得陸衍意識到能夠邀請付宇入會,並擔任顧問一職的重要性。

今年年初的時候,在國家藥膳研究會第七次******上,會長周黎曾宣佈了本次大會的主要任務。

努力團結動員全國藥膳工作者不忘初心,開拓前行,推動藥膳事業再上新臺階。

這也是研究會當初成立的目標。

畢竟,藥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基礎上,採用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制作而成的菜餚。

提到藥膳,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中醫。

而在現在很多人眼裡,中醫就是螞蟻蜘蛛蜈蚣,甚至大便各種胡亂搭配的藥劑師,毫無理論可言。

很多科研機構對中藥的成分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結果自然是表示:中藥簡直不可理解。

連中醫都受到詬病,又何況是根據中醫學的理論基礎,定製烹飪而成的藥膳。

我們都知道,任何醫學實驗只有臨床實驗成功後才算成功,而這些經驗何嘗不是臨床實驗的結果呢?

那麼藥膳又是靠什麼去確認一個人生了什麼病該吃什麼菜餚呢?

這點從藥膳先前的傳承來講,的確是一大缺陷,這也是藥膳一直被詬病的一個痛點。

然而藥膳的理論依據,雖然沒有在微觀上進行小到細菌的研究,但的確是幾千年來反覆嘗試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