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桌席面葷素搭配,有硬菜,有開胃菜,還有飯後甜品,菜色方面安排的非常完美,肯定挑不出毛病。

劉雨農前腳剛邁進後廚,後腳接到了付宇的電話。

「師傅,我這邊路上堵車了,估計還要二十多分鐘能到店裡。」

劉雨農答應一聲,原本想直接結束通話電話,可是轉念一想,決定跟付宇說一聲康貴傑到店的事情。

畢竟聽著康貴傑的意思,對付宇還是非常欣賞的,一會兒等付宇來了,自己倒是可以帶著付宇再去同康貴傑見一面。

康貴傑平時那麼忙,就連自己想要見他一面都不容易。

現在這機會簡直是千載難逢,正好幫著付宇搭個橋。

都說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但是「師道」,既是廚藝方式的傳承,也是人脈續延的方式。

劉雨農既然認下了付宇這個徒弟,又打算讓他將來協同自己一起發揚劉家菜,自然不會吝嗇在這方面多加提拔扶持。

付宇坐在計程車上,正焦心堵車,聽到劉雨農的話,倒是也沒太驚訝。

當時在千里馬用餐的時候,康貴傑就說過,這次過來北安,會去劉雨農新開的分店看看。

這想到這才過了兩天,竟然就去了。

付宇趕忙彙報道:「師傅,康廚前兩天去千里馬用餐了,他點的那桌席面就是我做的。」

劉雨農一聽,心想:正好!

「是嗎?那他當時都點什麼菜了?我這邊正好可以根據他的喜好烹飪。」

付宇想了一下,認真的報了一遍菜名:「當時他點的這一桌席面都是店裡的老式菜餚,早幾年就從菜譜下架了。也是趕巧,有店裡的老顧客點單,他瞧著不錯,就原樣照扒的食譜。」

「具體的飲食愛好......」

「當時姚廚送了他兩瓶好酒,我瞧著都喝了,牌子是......」

「還有,他應該不吃蔥,不吃香菜,不喜歡吃肉,喜素,尤其是白玉孤,當時上的一盤菜,我發現他把所有的白玉孤都挑著吃了。」

劉雨農一聽,頓時來了興趣。

「這都是你觀察的?」劉雨農問道。

付宇如實說道:「嗯,我想著看看康廚對這桌菜的評價怎麼樣,所以特意瞧了眼他的用餐情況。不過,具體的口味喜好,我還真沒看出來,主要是當時點的菜品都是比較溫和的口味。」

劉雨農微微好奇,透過詢問判斷出顧客的用餐喜好不難。

可是單憑著顧客的用餐情況,就能準確知道對方的食物喜好,可就困難多了。

劉雨農一下子對於菜色的準備,多少有了點判定,同時也對付宇在這方面的細心和穩妥,感覺到有些驚訝。

畢竟,付宇真正接觸後廚烹飪的時間,並不長。

而想要烹飪出讓顧客滿意的菜餚,除了高超的廚藝之外,對於顧客的喜好需求瞭解,也至關重要。

想要了解顧客的喜好,有時候,可以直接溝通進行了解,但有些時候,並不方便。

這時候,就非常考驗廚師自身的反應和應對能力。

像是這種只是透過觀察顧客的用餐情況,就能準確瞭解顧客的需要,算得上是一種比較有水平的操作了。

付宇就連這個都掌握了?

這讓劉雨農對付宇的能力,真的有些期待和好奇。

難怪,康貴傑的喜好表現這麼明顯?

想到這裡,劉雨農說道:「行,我瞭解了,你那邊既然堵車也不用著急,晚一會兒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