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付宇......不錯啊,有點水平!

在做焗雞時,如果鍋子容量允許的條件下,有經驗的老廚師經常會給自己開點小灶,順便焗些雞蛋之類的小零食,打打牙祭。

沒想到付宇也知道這件事情。

汪玉龍心領神會的一笑,點點頭,吩咐小工拿來幾個雞蛋,算著人頭,往三個鑄鐵鍋裡分別埋了幾個紅皮的雞蛋。

蓋上鍋蓋,中火燜到鍋蓋燙手,再轉小火慢焗。

汪玉龍操作時,想到什麼,特意交代道:“鑄鐵鍋的密封效能好,省去傳統瓦煲上火時蓋溼方巾的步驟,焗烤的火力不要太大,以免雞皮焦湖。”

付宇點點頭。

這個鑄鐵鍋做海粗鹽甑雞,是劉家後人慢慢研發使用的。

所以汪玉龍說的這些,都是經過了幾代人的反覆嘗試之後,才流傳下來的烹飪經驗。

非常寶貴!

等待的過程中,有服務員來傳話,說是顧客已經到了,讓後廚這邊抓緊上菜。

而鍋裡的整雞也焗的差不多了。

三隻整雞入鍋的時間不一樣。

汪玉龍先處理自己烹飪的那一隻。

揭開鍋蓋,他特意叫著付宇湊近了看。

“瞧見沒?”

付宇點點頭。

就見鍋蓋裡面的水滴設計,真的將水蒸汽凝結成的水滴返回鍋底。

除此之外,還能看到花灑水滴穿過的孔洞。

汪玉龍說道:“這樣可以避免食物變得乾柴。”

墊著抹布,汪玉龍將鍋裡的鹽倒出來一點,頓時一股熱氣蒸騰而起。

“嗬!”

汪玉龍吸了一口氣:“真燙!”

將竹筍紙上的鹽抖一下,用夾子將整雞夾出。

用快子扒開紙包,就能看到裡面鮮嫩的雞肉。

汪玉龍動作麻利的將紙包拆掉,整雞裝碟。

他一邊操作,一邊指導:“趁熱抹點麻油,滋味好不說,而且近看絲毫不柴,雞皮油光發亮。”

這也是一個妙招。

付宇牢牢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