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淨碎骨的母雞,投入沸水鍋中煮制。

半小時後取出,放入蒸盆,注入肉湯,以淹沒雞身為度。

加入黃酒、醬油、精鹽。

將蔥、姜、桂皮,八角放雞肉上。

再入籠用旺火蒸制。

尚食私房菜館這邊做蒸制用的是正宗的柴火鍋,有專門的蒸制間。

幾個小工都是熟手,從點灶到看火,個個經驗豐富,操作起來都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最後的炸制。

葫蘆雞的成品特色就是色澤金紅,皮酥肉嫩,香爛味醇。

而想要達到這種程度,炸制時,在火候和時間的把控方面就顯得尤為關鍵。

劉雨儂教了付宇一個小竅門。

“炸雞前,除了要瀝乾水分,還要記得刺破眼睛,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油爆炸。而且在開始炸制時,一定要熱油下鍋才能保持主料的完整形態,中途的時候再改用溫油炸,使油逐漸滲入主料內,炸成外焦裡嫩的效果。”

付宇照著做,將蒸制好的雞肉取出,撿去蔥、姜、桂皮和八角,瀝乾水。

而這番做完,就可以捆綁後進行炸制了。

當著後廚眾人的面,劉雨儂拿著麻絲,一邊親手操作,一邊指導付宇:“首先將麻絲交叉,將兩端纏繞後拉攏,再交叉,在交叉的上方再纏繞一次。此時,如果纏繞方向錯誤,結果會變成外行平結,一定要特別小心。你看仔細了,像這樣握住兩端繩頭用力拉緊。”

“纏繞方法一旦發生錯誤,結果可能會變成個不完全的活結,用力一拉結就會散開。如果結拉得太緊,同樣會不容易解開,不過如果雙手握住繩頭,朝兩邊用力一拉,就可輕鬆解開。”

“這樣捆綁住之後,雞肉在炸制過程中就不容易散開,方便定性形,而且菜餚上桌時,顧客可以方便解開,並不會影像整雞的造型。”

付宇認真聽著,將所有的操作全部牢記於心。

劉雨儂捆麻絲的時候,用的是自己之前拆分的那隻雞。

所以輪到付宇和劉章鵬時,都只能用自己拆分好的母雞。

付宇那邊已經開始麻利的嘗試著操作了。

劉章鵬急出一腦門的汗,小聲向汪玉龍求助:“師傅,怎麼辦,我這還沒拆分完呢!”

“那你還不快點。”汪玉龍看著他,同樣低聲問道:“就差檢查碎骨了?”

劉章鵬點頭。

汪玉龍沉默。

所以你一個私下裡拆分過幾十隻母雞的成手,竟然被一個第一次做葫蘆雞的新人給比下去了。

他有些無奈。

自己這個徒弟,什麼都好,既勤快,又踏實肯幹,就一點,天賦方面略遜一籌。

倒也不是多笨,跟普通人比其實還算機靈,但是遇上付宇這種天賦異稟的,那肯定是分分鐘被秒成渣。

劉章鵬看著他的表情,連忙道:“嗯,馬上就能拆完了。”

汪玉龍用著兩人間方能聽到的聲音說道:“葫蘆雞的烹飪過程都是一樣的,你現在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把所有操作都完成,具體操作上的細節,現在來不及學,以後也有的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