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貴的不要(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師傅前腳剛走,千里馬這邊後腳就正式推出了海鮮燒烤。
一切都是按照計劃在進行,只唯獨原本約定好要過來實習的四名實習生還要再晚幾天才能報道。
市教委響應國家號召,對於各大高校在安排學生參加各崗位實習時,需要明確具體的工作職能和相關待遇。
之前那種學校自己隨意安排學生參加實習體驗的方式,變成了必須經過市教委批准後,才可以施行。
這樣也是為了保護學生的自身安全的權益。
原本董俊田是想著後廚多了四個小工, 人手充足,到時候燒烤這邊哪怕訂單真的爆了,也不至於忙不過來。
結果計劃沒有變化快。
只得臨時哪邊接到了燒烤的點餐單,就由哪邊的小工負責處理食材並穿串。
付宇對於這些安排並不在意。
甭管店裡推出什麼新品,他拿的還是席面提成。
不過唯一的好處則是,這次店裡的安排, 都趕上為他量身定製了。
五百次烹飪燒烤, 聽著挺唬人,但要是店裡真把攤子給支撐起來了,用不上幾天的時間,就能輕鬆完成任務。
作為一家客源穩定的老字號飯店,就是有這樣一個其他地方難以匹敵的優勢,客源充足。
店裡每天都有客人盈門,需要點餐的顧客很多,不怕你店裡的菜品多,就怕點餐員沒有推菜的實力。
作為店裡新推出的特色,以前沒有的時候,偶爾都會有顧客找上門詢問, 現在有了點餐員的刻意宣傳推銷,想必點餐單肯定不會太少。
主街的幾家大飯店,不是炒菜就是火鍋烤肉,反而讓側街的幾家燒烤店日漸火爆起來。
隨著生意越來越紅火,有人敏銳的察覺到新的商機, 除了普通的各種肉串,蔬菜串, 也開始加入了各式中低檔海鮮燒烤, 小炒。
其實仔細算算, 吃一頓燒烤也得二三百塊,如果人數多,有時候五六百也擋不住。
消費並不便宜。
但是幾家燒烤店的收益眼瞧著越來越豐厚,顧客對於這些海鮮燒烤的接受度也挺高。
不過付宇一直挺好奇一件事情。
明明千里馬做為特色海鮮飯店,怎麼一直都沒有推出燒烤系列的菜餚,是因為沒有地方進行烤制,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其實店裡的其他人,私下裡也都在暗自揣測,老闆是不是突然受到了什麼刺激,看別人掙大錢,紅了眼,這才跟風決定組建特色燒烤區。
不過,這些跟他們也沒有什麼太多的關係,反正都是論席面提成掙工資,只要顧客能點菜用餐就行。
好在新型燒烤海鮮進行推廣的第一天,後廚這邊就陸續接到了相應的點餐單。
有不少老顧客都是特意慕名而來,就是為了嚐嚐鮮。
畢竟外面燒烤店, 無論是環境還是食材的品質,在大家的心中,肯定比不上歷史悠久的千里馬。
臨時的簡易燒烤區只能擺放三臺鐵皮烤爐。
於是趙猛和谷雲武還是遵從原本的接單模式,哪邊的點餐單上有燒烤的菜餚,就由哪邊的人手負責烤制。
過來千里馬用餐,卻不是一門心思專門奔著特色菜餚,願意接受新事物,品嚐新菜色的顧客,基本上都是好吃,會吃,也愛吃的老饕。
這些人的嘴都特別刁。
所以短短几天的時間裡,店裡的點餐單就開始有了明顯的傾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