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理是在自己下榻的酒店見到的劉之平。做為前世藤訊帝國的掌舵人之一,劉之平幾乎擁有堪稱完美的履歷。

劉之平出生在燕京,但家裡人其實都是港城人。劉之平讀書十分的努力,25歲時的他~已經擁有美國密歇根大學電子工程學士學位,隨後又拿到了斯坦福大學和西北大學兩個碩士學位。

畢業之後~劉之平進入了著名的麥肯錫諮詢公司擔任諮詢顧問,算是開啟了人生的職場生涯。

不過麥肯錫僅僅只是劉之平的一個跳板,畢竟這家諮詢公司在全球擁有幾千名諮詢顧問,劉之平自然不甘心只做這幾千分之一。

於是沒過多久,劉之平便進入大名鼎鼎的高盛工作,並且在進入高盛不久之後,便接觸了幾乎改變了他一生的一個專案。

粵海集團重組專案!即便是大名鼎鼎的高盛,操作這個重組專案也足足花了了兩年的時間。

因為這次的重組專案涉及到100多家債權銀行以及400多家公司,據說劉之平在工作期間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兩三點。

這兩年裡~劉之平幾乎就沒怎麼好好休息一下。雖然很累,可最終完成之後,劉之平憑藉此次重組專案的經歷~也對企業的管理~經營以及執行等所有流程都都有了非常深入的瞭解。

說起來~劉之平算是非常幸運的,無論是進入麥肯錫諮詢公司這個跳板,還是進入高盛集團,這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非常難得的工作機會。

而且在進入高盛之後,劉之平還經歷了這麼一個複雜且持續時間非常長久的重組專案,這對於剛剛碩士畢業不久的劉之平而言,絕對是很難得的學習機會。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是普通人參與到這次重組專案,估計頂多也就是給自己的履歷上新增上一筆粉墨。

可劉之平不同,他是真的在這次重組專案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正是因為他學到的那些東西,所以在後來高盛幫助藤訊操作上市的過程中,馬曉騰一眼就相中了擁有真材實料的劉之平。

在藤訊上市成功之後,馬曉騰便直接邀請了對方前往藤訊任職。這其實對於劉之平而言,也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選擇過程。

要知道,那時候的劉之平,已經坐到了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電信、媒體與科技行業組的營運長的位置上。

這個位置~可一點都不比小馬哥給出的職位小。甚至在薪資待遇這一塊上,兩者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比性。

那時候的劉之平,年薪已經超過了千萬,即便划算成美金也超過了百萬美金之多。

而那時候的藤訊總市值也就幾個億而已。所以~當時的劉之平也猶豫過,但猶豫了一段時間之後,他還是同意了小馬哥的邀請加入了藤訊。

而有了劉之平的藤訊,無疑像是給一隻猛虎插上了翅膀,實際上藤訊之所以能成為後來的商業霸主,劉之平的重要性一點都不比藤訊小馬哥小。

只不過做為老闆和創始人,小馬哥的名氣太大,所以劉之平才相對顯得低調許多。

當然~那是前世的劉之平。2000年7月的劉之平,剛剛完成了粵海重組這個專案,甚至這個專案還有一些收尾還沒有徹底結束。

此時的劉之平,還不是後來的那個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電信~媒體與科技行業組的營運長,他的職位也僅僅只是一個主管而已。

不過他的工作能力,已經得到了上司的肯定,升職基本上是遲早的事情。

但是在這個時候,一個女人找到了他,這個女人自然就是陳理的知心大姐徐興。

說起來,徐大姐最近跟陳理的聯絡可是非常緊密的。之前她幫著陳理收購了oicq,算是幫了陳理一個大忙。

畢竟陳理可不擅長和人談什麼收購,甚至他手底下也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要知道當初騰訊雖然是以八百萬的價格賣給別人,但那八百萬是小馬哥等人最後分到手的價格。

也就是所謂的稅後八百萬!不僅如此~對方在收購了藤訊之後,又往公司投資了一筆錢,根據對方所說這份投資超過了一千萬。

雖說這所謂的一千萬投資有不少水分,但對方的確往裡面投了不少錢,保守估計四五百萬肯定是有的。

再加上藤訊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展,雖說最後那招商業化運作算是一步臭棋,但當時的oicq估值.肯定是超過了最後兩百萬美金的成交價格滴。

當然,那時候的oicq已經開始走起了下坡路,不然對方也不會想著趕緊給oicq找個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