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整合產業(第1/3頁)
章節報錯
不一定能賣的多好~但是可能賣的很貴!
龔大廚的這個說法~看似有些毛病~可實際上並不是隨便說說的。
尤其他提到說讓陳理把這理想牛1號賣到島國去的這個提議,那絕對是專業人士才能給出的意見。
當然~這個難度應該非常大,畢竟島國對於自己國家的產業那可是相當保護的。
但如果真能做到他說的那樣,讓理想牛1號打入島國的市場,就憑藉理想牛1號的品質,那絕對能夠賺的盆滿缽滿。
而且說實話~龔大廚這個提議,其實也是在暗示陳理~這玩意估計在國內可能不太好使。
不是說理想牛在國內沒有市場,畢竟理想牛的品質擺在那裡,想要開啟國內市場應該難度不大。
但是......如果陳理想要以國產牛肉的牌子賣到理想牛應該有的那個價值,這估計很難!
就以理想牛為例,雖然無論是理想牛1號以及2號的品質,都已經達到了島國和牛的標準,但如果陳理想要對標島國和牛的價格,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無論是哪種珍貴食材,除卻食物本身的營養以及口感之外,還需要有一定的“品牌”價值。
就像島國和牛一樣,在經過一系列的包裝和營銷之後,才有瞭如今大名鼎鼎的島國和牛。
而對於那些喜好牛肉的食客而言,島國和牛就是好牛肉的一種代表,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世界公認的事實。
而反觀華夏~雖也生產牛肉~但實際上兩則根本不是一碼事。
雖然都是牛肉~但實際上兩者之間因為牛的品種以及飼養方式不同,實際上說是兩種肉也沒什麼差別。
再加上西餐目前在國內餐飲行業的普及率其實並不高,畢竟這年頭老百姓兜裡的錢其實並不富裕。
而優質的外國牛肉在經過關稅以及餐飲門店的重重“加持”之後...老百姓一時半會也很難接受這種相當來說算是比較高的消費。
如果陳理想要把理想牛的市場前景注重在國內市場,那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有點難!
理想牛的肉質其實已經達到了島國和牛的標準,但是真要售賣的話兩者之間的價格只怕會是天差地別。
如果陳理貿然將兩者之間的價格拉到同一水平線上,那麼...消費者恐怕根本不會選擇理想牛。
是的~哪怕理想牛的品質甚至比島國和牛還高一丟丟。
但是食物的價格,並不單單隻看品質的。
因為說實話~能夠單憑食用就能評判食物本身品質的高低,這其實就已經超出了普通人的範疇。
不說美食家~最起碼也得是個老饕或者是相關專業的人才行。
而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他們對於島國和牛以及理想牛的評價,大概都只有一個......
都好吃!
既然都好吃,價格有差不多,那麼對於這些普通人而言,他們自然會選擇名氣更大的島國和牛。
在同等價位上,他們可能覺得吃了島國和牛算是物有所值,畢竟這玩意算是頂級的牛肉。
可如果換成理想牛,因為沒有任何知名度的情況下,可能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虧”了。
這看起來挺扯,畢竟兩者之間對比的話~理想牛的品質甚至可能要更好。
但事實就是這樣,誰讓理想牛...根本沒有什麼名氣呢?
再加上如今還是九九年~這年頭還比較流行外國的東西...要比國內的好。
同樣的一款商品~進口和國產,兩者之間的價位就能拉出一個很大的差距。
所以後來很多行業~都喜歡把自家商品拉到海外去熘達一圈,然後貼個洋牌子之後再賣到國內來。
這一進一出~價格就能翻上好幾倍。
其實關於這一點~陳理之前也想到過,他甚至想過要不要去海外其他國家搞理想牛的培育。
當然~培育是假,他更看重的主要還是其他國家的一些天然優勢。
比如澳洲~再比如紐西蘭,都是搞養殖的最佳場所。
而換成是在國內搞養殖,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先不提,光是飼養成本就得上升不少。
說實話~如果不是陳理有系統,而系統又有一個配套的神農公司的話,那陳理搞不好還真會這麼幹。
因為單純從搞養殖的角度來說,把養殖場開在國外和把養殖場開在國內,這起點就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