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李小穎除外。

“我覺得兩種牛肉都好吃,1號牛肉很嫩,2號牛肉.”

“行吧~那你多吃點。”

陳理直接打斷了這個小吃貨的發言,這丫頭簡直就是在給吃貨丟臉,因為對她而言,只要是好吃的東西都行.她根本不挑。

“哦哦~謝謝姐夫,那我還要每樣都來一份。”

李小穎起身,蹦蹦跳跳的去廚房找黃彪幫忙煎牛排去了。

今天陳理帶來的牛肉很多,但是這玩意一次性做出來的數量是有限的,所以黃彪此刻還在廚房裡接他師傅的班,正在辛苦的煎著牛排。

隨後~被陳理叫回來的任曉波和鄧為民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這兩人也覺得2號牛肉更美味一些。

這.其實就能看出差別來了。

選擇2號牛肉的人,包括任曉波和鄧為民在內,其實接觸西餐的次數都不多。

鄧為民就不用說了,他發跡的時間也就是最近這一兩年,他根本沒有什麼時間和精力去接觸在這年頭還算是“洋葷”的西餐。

任曉波倒是吃過幾次西餐,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工作原因,而在這種場合的飯局裡,吃飯其實是最不重要的一點了。

而無論是鄧為民還是任曉波,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2號牛肉,而吃西餐次數更多的蘇梅,卻選擇了1號牛肉。

飯廳裡,唯一還沒有發言的人是龔大廚。

其實龔大廚之前在廚房裡親自做牛排的時候,就已經品嚐過了,並且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只是當時他有些震驚於陳理拿過來的這些牛肉的品質,所以給出的“意見”.更多的還是驚訝為主。

做為專業的廚師,他其實才是這些人中最有發言權的那一個。

但也正是因為他的專業,所以龔大廚現在非常疑惑,疑惑的原因自然這些牛肉的來源。

毫無疑問,陳理拿出來的這兩種牛肉的品質.都超出了龔大廚的想象。

如果2號牛肉的品質~龔大廚還勉強可以理解,畢竟2號牛肉本身就接近於澳牛,和真正的島國和牛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

但是這1號牛肉,就讓龔大廚非常的不理解了。

這倒不是說陳理拿出的這些牛肉品質讓人費解,雖說這1號牛肉的品質比他曾經嘗過的A5和牛感覺要更高,但也有可能是龔大廚記錯了。

畢竟龔大廚總共也就吃過兩次A5和牛,所以對於A5和牛的品質記不太清楚也有可能。

真正讓他不理解的是.根據陳理所說,他準備搞一個牧場,然後打算飼養這兩種被命名為理想牛1號和理想牛2號的肉牛品種。

這才是龔大廚非常不理解的原因所在!

要知道~島國的和牛,之所以幾乎被吹到天上去,除去其和牛本身的品質之外,最大的原因還在於其對於和牛的政策保護。

在九十年代之前,島國人為了保護和營銷和牛,幾乎禁止和牛牛種的出口。

不過島國的爸爸除外。

在70年代~島國便向美利堅出口了幾次和牛牛種,而後來鼎鼎大名的澳洲和牛其實就跟此有關。

澳洲是在九十年代初才開始搞所謂的和牛專案的,他們從1990年接收第一批母和牛基因,開始了漫長又昂貴的和牛培育養殖。

但是因為當時沒有從島國直接引進純種和牛的門路,所以1991年澳洲透過美利堅引進冷凍金液與胚胎,間接把島國和牛引進到了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