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小夥伴明顯在這等了有一會了。

之所以沒有進糧站直接找陳理,這主要歸功於陳理老爸的“惡名”!

陳理的父親陳國富以前是軍伍出身,退伍之後進了糧站工作。

即便離開了部隊,陳國富仍然保留許多在部隊時留下的習慣。

比如早起,再比如鍛鍊,最關鍵的是他不光自己鍛鍊,陳理陳雪兩兄妹也沒有被他放過。

鍛鍊身體陳理可以理解,但是要求兩兄妹非得把被子疊成豆腐塊,這就有些過分了吧?

反正陳家兩兄妹從小就是這麼過來的,以前沒少因為一些事情跟陳國富頂嘴。

而在這年頭,跟父親頂嘴的下場...一般都不是很好。反正陳理小時候,那是真沒少捱打。

捱打其實不是最過分的事情,最過分的事情是罰跪。

那可不是在家裡關著門罰跪啊!而是讓陳理跪在糧站大院的院壩裡跪著。

如果是平常家裡倒也好說,但是糧站那是什麼地方?

現在的糧站雖然沒落了,但是早期的糧站可是被譽為“金飯碗”啊!

所以那時候的糧站,經常會出現一幕奇葩的景象。

整個二龍鎮的農民伯伯推著獨輪車,挑著糧食來糧站交公糧,結果一個小屁孩直愣愣的跪在糧站的大院壩裡。

可以說,這給當初還很幼小的陳理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心理陰影”。

不過還好,打小陳理的脾氣就有些犟,跟他老爸陳國富一個脾氣。

被罰跪的次數多了,陳理的臉皮也就變厚了,後來他甚至能一邊跪著一邊跟來交公糧的農民伯伯聊天。

但是這也造成了一個影響。那就是整個二龍鎮的大人小孩幾乎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陳理的父親陳國富...很歪!

“很歪”是川省的一句方言,就是形容一個人很兇,脾氣很不好的意思,同時也有很厲害的意思。

所以說,整個二龍鎮,但凡知道糧站陳國富的人...都知道這位的脾氣有點暴躁!

小孩就更不用說了,反正從小到大,陳理家裡幾乎就沒什麼同學或者是小夥伴願意來。

所以這四位小夥伴寧願在糧站大門外等陳理出來,也堅決不去他家裡叫他。

“陳哥,我家裡的夏菇草快曬乾了,到時候我給你拿過來。”

“行。”

“理哥,我家裡的蟬殼子(蟬蛻)有不少了,哪天你幫我賣一哈。”

“要得。”

“小理哥,我弟弟今天抓了一條烏梢蛇,你明天...”

“滾!”

“叫你弟弟以後別去抓蛇了,抓了蛇我也不幫他賣,下次帶他出來跟我們抓黃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