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漢唐風情(第1/4頁)
章節報錯
“當!”
鐘聲杳杳,縈繞於青瓦白牆之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朗朗書聲四起,慨然之氣迴盪於天地。
馬蹄聲疾,身穿周、漢、晉、唐、宋、明等歷朝歷代傳統服飾的方陣徐徐而來,英雄人物、傾國美人,如歷史長卷般緩緩展開。
儀仗隊、花車、人偶方陣、鎧甲方陣、禮樂方陣、民眾方陣、商家方陣等方陣紛至沓來, 經由廊棚長街一路行進至廣場。
首屆西塘漢服文化周便在朝代嘉年華的展演之中拉開帷幕。
在所有方陣之中,屬花車巡演最為惹人注目。
花車的設計以西塘本地的古建築為原型,結合“山、水、竹、雕”等傳統元素,再配以傳統的水墨丹青,古色古香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
而在花車之上,一名高大英武的武士披堅執銳, 金剛怒目, 扮演的乃是西塘著名歷史人物伍子胥。
這個扮演者不是別人, 正是胡楊。
花車跟在儀仗隊之後,按照既定路線擊鼓前進,道路兩旁拉起隔離帶,外側圍滿了吃瓜群眾,有些是本地居民,更多的是外來遊客,紛紛舉起手機和相機,對著花車一通咔嚓。
胡楊也很給面子,時而扛劍於肩,時而橫劍於胸,擺出各種自以為帥氣實則羞恥度爆表的中二造型。
他是被諾諾抓來的臨時工。原本花車之上沒打算安排人員,縣裡的領導看完彩排後說:“怎麼沒有伍子胥?應該有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吳國的武將,而胡楊的武將扮相十分出眾,許依諾比誰都清楚,因此就慫恿胡楊上場。
巡街一圈,花車與方陣在廣場前一字排開。
嘉善縣的領導為開幕式致辭:
“各位來賓, 女士們, 先生們:大家好!《左傳》有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漢服是民族表象的代表,又是民族精神的象徵……”
縣領導致完辭,西塘鎮的領導緊接著上臺。
等領導們發完言,許依諾才翩然登場。
諾諾一上臺,四周頓時響起窸窣的人聲,胡楊能夠聽見人群裡的驚歎、讚美,以及咔咔的快門聲。
他一眨不眨地望著那道堪稱驚豔的身影,臉上難掩驕傲之色。
身為本次活動的發起人,許依諾要負責主持開幕儀式:鄉飲酒禮。
鄉飲酒禮是漢族禮儀中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禮儀之一,起源於周代,盛行於明清。
許依諾毫不怯場,鎮定自若地帶領場下數百人共同行禮,氣質之出眾,氣場之強大,倘若回到古代,起碼也該是個郡主。
傳統的鄉飲酒禮流程複雜,講究繁多,許依諾行的是簡化版——作為文化節的開幕儀式, 倒不必完全拘泥於陳規,懷古不一定要法古, 這也是諾諾一以貫之的態度。
開幕式結束之後,遊人四散而去,或觀賞演出,或參加活動,或乘船沿江而下,或信步禹禹獨行。
十幾名束髮孩童吟唱著《詩經·小雅·鹿鳴》,稚氣的童聲縈繞於古鎮小巷;胥塘河邊,兩棵祈福樹佇立在河道兩岸,等待著有緣人將親手書寫的心願卡繫上;廊棚水榭裡,身著古裝的少男少女漫步在江南水鄉中。
胡楊回到民宿時,許依諾已經換上月白紗衫,挑線長裙,外面套一件銀紅比甲,頭髮盤成三綹頭,這幅裝扮為她平添了幾分成熟的氣韻。
她催促道:“快來換衣服!”
胡楊麻溜地脫去武將的甲冑,換上明制的飛魚服。
開幕首日,許多活動都等著許依諾去主持,而作為諾郡主的貼身護衛,胡楊自然要做到如影隨形。
諾諾毫不避諱,就這麼堂而皇之地挽著他的手出門,路上碰到不少粉絲,紛紛投來詫異的目光。
“你男朋友?”有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