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收拾行李。他要在這裡待一個星期,拜訪他資助的那些小孩,瞭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

“咚咚。”

他轉過身,門沒關,初五站在門邊,誠懇地說:“老師,晚上去我家吃飯吧, 我跟奶奶說過了。”

溫良點點頭說好。

“王主任,我送初五回家。”

“注意安全!”

“曉得了。”

初五的家離學校有好幾里路,其中還有一段山路,危險倒不至於,就是很費體力,夜間就更添了幾分難度。溫良記得大一暑假的時候, 這條路他頂著烈日走過一次, 險些脫層皮。

好在最近他開始鍛鍊了,體能漸長, 這一路走得意外的輕鬆。

連初五也察覺到了,一本正經地補刀:“老師,你這次沒有大喘氣了。”

溫良正色說:“上次是太熱了,累倒不累。”

“可上次我們就沒有大喘氣。”

“……”

溫良很受傷,也很無奈,看來太聰明瞭也不是什麼好事。

到初五家的時候,天色已經黑到不打手電筒看不見路的程度了。

這是溫良第二次來初五家裡拜訪,和他記憶裡一樣的家徒四壁,家裡找不到任何像樣的家電,除了一臺老舊的電視機。

家裡的長輩只有奶奶,下面還有兩個弟弟,也都到了上學的年紀了。

老人家知道溫良要來,特意殺了一隻老母雞,見溫良到了,立刻起身去做飯。

初五拎著水桶去提水, 溫良捲起袖子:“我來吧,你做作業去。”

倘若胡楊、李琰或者任何一個認識溫良的人在場, 見了這一幕都要大跌眼鏡, 一向不愛動彈的懶人竟然主動幹起苦力活來了。

“溫老師,你快去看電視。”

老人家把溫良驅逐出廚房,喊道:“初五啊,你爸前幾天帶回來的那什麼糕,我放在箱子裡,你拿出來給溫老師吃。”

溫良連聲說不用,架不住老人家熱情,只好跟著進了臥室。

“老師,給!”

初五遞給他一盒糕點,是綠豆糕。

盛情難卻,溫良禮貌性地吃了一塊。

“對了,我帶了一些小禮物給你。”

他拍拍手,拉開書包拉鍊,取出一本精裝的“書籍”。

初五以為是書籍,溫良翻開後,裡面卻不是文字,而是一張張照片, 這些照片的主體是不同城市的地標建築。

初五坐在溫良身旁, 視線落在攝影集上, 一眨不眨。

“這座塔為什麼是斜的啊?”她忽然指著照片問。

溫良解釋:“這是比薩斜塔,是義大利的地標建築之一……你知道義大利嗎?”

初五茫然地搖搖頭。

溫良從書包裡取出一張世界地圖,展開,指著地圖正中那隻昂揚的金雞說:“這是我們的國家。”

然後又指向歐洲大陸:“義大利在這裡——”

“很遠嗎?”

“很遠,從你家走到學校需要一個小時,但從你家走到義大利,哪怕不眠不休,也要走120天。”

初五對地圖上的距離沒什麼概念,換成時間她就懂了,驚呼:“好遠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