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朝如醉還如病,苦依熏籠坐到明。

去時陌上花如錦,今日樓頭柳又青……”

青衣扮相的許依諾唱著《春閨夢》裡張氏的唱詞,三尺水袖,只是輕輕一甩,便有萬種風情。

上戲京劇班的表演排在倒數幾個出場,許依諾一登場, 尚未開唱,便已引得全場注目,一開口,臺下頓時叫好不迭。

京劇是公認的高雅藝術,儘管胡楊並不喜歡“高”這個字,??個高字, 彷彿便與人拉開了距離, 但不可否認的是, 京劇確實具備一定的欣賞門檻,外行頂多看個熱鬧,內行才能聽出門道。

要麼就是像胡楊這種打小學音樂的,也能聽出諾諾在咬字、氣口、節奏乃至語調的把握上,比前面幾組的青衣都要高明不少,而且更加遊刃有餘。

在場的觀眾大多是來自京津地區的資深票友,其中不乏兩鬢斑白的老大爺,欣賞水平比胡楊只高不低,自然分辨得出好壞。

許依諾表演的是程派青衣。

程派青衣是極雅的,她配得上所有雅的詞語,優雅,典雅,儒雅,文雅……雅在承露、垂絲、蝶損、拂雲的指法間,雅在西皮流水的旋律中, 雅在簡約柔美的動作裡, 雅在青衣的鶯啼燕囀,也雅在架子銅錘的虎嘯龍吟……

胡楊一邊欣賞諾諾的演出,一邊用相機記錄著。

現場觀眾以中老年人為主,像胡楊這麼年輕的,幾乎都是家屬。

京劇終究是沒落了,她曾經有過人人追捧的鼎盛,也有過光芒四射的輝煌,如今卻一派後繼無人的景象,令胡楊很有些惋嘆。

諾諾如果不是打小被許文娟摁著頭練童子功,只怕也不會走上戲曲演藝這條路。

當然了,以諾諾的家庭條件,隨便她走哪條路,都會走得很順暢,更何況,她自身也足夠努力,基本功之紮實,有目共睹。

許依諾只在第一天有演出,後兩天就陪胡楊觀展、看錶演,給他充當講解。

本屆戲曲文化藝術節,除了戲曲演出外,還設有各種“戲曲+”模式, 如“戲曲+裝置”, “戲曲+遊戲”,“戲曲+教育”等等,以互動體驗、任務闖關、有獎打卡、近身表演等新穎別緻的形式,增強觀眾和遊客互動體驗。

兩人基本把所有專案都玩了一遍,甚至連親子DIY手作也沒放過,諾丫頭非逼著胡楊叫她姐姐不可,胡楊“一怒之下”喊了聲媽,然後便吃了一記鐵拳。

這三天逛展學到的戲曲知識,比胡楊之前二十幾年學到的都多,也多虧了有諾諾在他耳邊嘰嘰喳喳不厭其煩地講解,他才能更加了解戲曲,也更加了解她。

元旦過去,寒假也就不遠了。

在迎接假期之前,必須先打倒期末考試這個攔路虎。

胡楊這學期有點崩。

時間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一天二十四小時,誰也不比誰多一秒。

在和諾諾交往之前,他週末的時間基本都用來做影片了,交往之後,週末要兩頭跑,影片就只能放在平時來做,這導致他上課雖然沒有缺過席,但也基本沒聽過課。

好在進入大二之後,專業課就多起來了。

在工科院系,專業課只會比公共基礎課更難而不會更簡單,但像經院、管院這種偏文科的學院,專業課連體特生都能考過,標準有多寬鬆可想而知。

這也是為何,許多工科的大佬,通常會把經管相關的專業選作第二專業,在學霸眼裡,這文憑跟送的也沒啥區別。

臨近期末,321宿舍的四人又開啟了修仙模式,每天晚睡早起,甚至不睡只起。

李琰更誇張,這傢伙突發惡疾,進校醫院住了幾天,據說半夜打著吊瓶熬鷹,被剛從醫學院畢業的護士姐姐狠狠教訓了一頓。

第二天胡楊給他帶飯的時候,李大個還頗為得意地說起這事,覺得人家護士姐姐訓斥他,是關心他,是心裡有他。

胡楊只說了一句:“不愧是你。”

……

胡楊忽然發覺了一件事:他的室友們似乎都不會談戀愛。

周明軒不必多說,見一個勾搭一個那不叫戀愛,那叫泰迪。

李琰呢,說得好聽點,是善於自我攻略和自我腦補,說得難聽點就是舔狗,關鍵是從來舔不對人,一顆真心總是餵了狗。

溫良這小子問題最大,明明有女朋友了,還一天天宅在宿舍裡,過得跟單身狗似的,胡楊幾乎沒見他出去約過會。

說他不喜歡唐暄妍吧,他又表白了,說他喜歡吧,他這態度又實在缺乏說服力。

“大概……沒那麼喜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