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學生會公佈了海選結果,十個作品,其中一半都來自傳媒學院,管理學院胡楊的作品在剩下的一半中。

學生會只公佈了名單,沒有放出影片。

胡楊看了名單,作品名字清一色的《江大2012招生宣傳片》,這令混在其中的《一分鐘》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顯然,這些作品都沒有主題,依然在沿用十分傳統的風景+地標建築+宣傳文案的模式。

事實上,高校招生宣傳片真正邁入主題時代,是在15、16年自媒體行業大爆發之後,在這之前,比的是攝影技術,在這之後,比的就是創意了。

胡楊把幾年後才會流行的模式提前拿到現在來用,如果評委足夠開放,那就是亂殺,如果過於保守,那就要被吊起來打了。

幾乎是同一時間,胡楊接到了江南臺的電話。

《好聲音》透過了評估,江南臺願意引進版權,只不過,價格不會太高。

胡楊倒不介意,只說:“第一季就按這個價格來吧,第二季再另談。”

電話那頭的工作人員很有些驚訝,因為聽胡楊的語氣,似乎篤定會有第二季。

掛了電話,沒過幾秒,朱可盈的電話就進來了:“恭喜呀!聽我媽說,已經把你的策劃案排進日程了,下半年就開始錄製。”

胡楊知道她打這通電話的目的,直接替她說了:“你哪天有空,小樣我已經錄好了。”

“現在就有空!”朱可盈急不可耐,“下午見怎麼樣?”

“行,來的時候把合同也帶上,哦對了,最近行情漲了,三十萬的版權費,能接受嗎?”

“沒問題!”

朱可盈答應得乾脆利落,她差的是那點兒錢嗎?她差的是作品!

她不知道的是,行情雖然漲了,但還沒有漲到三十萬這麼高,託她的福,現在有了。

下午在星火音樂碰頭。

聽小樣之前,胡楊告訴她:“這首歌對你來說有點難度,我的建議是,出歌之前,先把歌練到爛熟於心,以免將來唱現場的時候翻車。”

“嗯嗯!”

朱可盈點頭如搗蒜。

胡楊也不知道她聽沒聽進去,但不管怎樣,他該說都說了,言盡於此。

他播放小樣:

“不敢回看

左顧右盼不自然的暗自喜歡

偷偷搭訕總沒完地坐立難安

試探說晚安,多空泛又心酸……”

主歌的旋律一起,立刻抓住在場所有人的耳朵。

袁傑不是第一次聽這首歌了,但無論聽多少遍,他都會為《小半》中隨處可見的靈氣與才華所驚豔。

這首歌有獨立民謠的元素,更帶有不常見的開拓與實驗性質,創作者不僅將這兩點融合得恰到好處,還同時兼顧了流行性與普通聽眾的聽感,幾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他忍不住看向胡楊,這個年輕人,真是從來不會讓人失望啊!

想到這裡,他便摸出手機,在校友群裡嘚瑟:“唐古月再出新作!牛逼慘了,爆款預定!”

李大炮一秒開噴:“不發小樣說個**!”

“就不發,就不給你聽,氣死你!”

“你給我等著,袁大頭!”

“你過來呀!是兄弟就順著網線爬過來砍我!”

袁傑在群裡和李大炮對線的時候,朱可盈已經完全沉浸在歌中。

她沒有袁傑那麼專業的見解,她只是覺得好聽,好聽之中又帶著些許高階感,不流於形式,也沒有絲毫的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