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神之法不合!

去歲初臨此界,黃麟從闢塵手中得到了真傳道的《上清心法》後,便知此界不缺煉神法門。(本卷第四章)

但那時他因竅穴尚未開滿,便一直未去理會這門煉神法,後來又和魯妙子梳理歸納“精氣神”三寶,一時竟將這門煉神法忘了。

直到前些日子得了和氏壁,三寶圓滿後,翻看起得自“大輪寺”的煉神法門時,才想起那門《上清心法》。

雅文庫

兩相比較之下,便對煉神法有了些思量。

任何功法,不管是心法還是外功,都講究一個契合。

拿基礎的武功來說,有些人天生就適合練劍,比如沉劫。

有些人則適合使刀,比如寇仲。

換成心法,則大為不同,除非初其修煉的是一門中正平和的心法,否則改修他法是極為困難的。

更別說道改佛、魔改道這種竄起門的改修了,石之軒的晉升之難就是前車之鑑。

所以,煉神之法也是如此!

拿寧道奇來說,他一身武功心法都是道家法門,煉神之法必然也是出自道家。

這要突然摻雜了魔門的煉神法,沒當場炸開已算是他見機的快了。

黃麟則不同,雖說他的武力都是道家一脈,但此時還未修煉煉神法,所以“臨床反應”沒有寧道奇那麼嚴重。

而且他還有“信仰之力”相助,所以寧道奇吐血敗退,黃麟安然無恙。

至於慈航靜齋的歷代齋主一脈為何無事,他已全然知曉!

因為幼時心思更單純些,又在深山老林常年不見紅塵,少為外物所侵,從小修煉此法,再常年以佛法薰陶,煉神部分中的“魔”則一直被壓制著。

這《彼岸心經》從根本上來說,是以佛渡魔,初修時便魅態天成,直至步入“心有靈犀”之境,才能控制魅態。

這也是靜齋齋主一脈絡的弟子為何要到“心有靈犀”之境才能下山行走的原因。

待修煉至“劍心通明”後,便神魂清澈,魅態不顯。

而後面所謂的撒手法,則是將神魂中的最後一絲魔渡化為佛。

至此,才能邁入死關,以窺破碎!

黃麟理通了這其中之辛秘後,長舒口氣,合上手中《劍典》,將其收進儲物空間,拿起酒罈大喝了一口,心中對創出此法的地尼讚歎不已。

果然,任何能開山建派的大老,都不能以常理視之!

這慈航靜齋的初祖,當真是將他驚豔到了。

可惜,後人將路給走歪了!

...

“咕咕~~”

小金的聲音在身側響起,這傢伙醉眼朦朧的叼了半壇酒過來,想跟他喝酒呢。

黃麟探頭向其身後看去。

好傢伙,六七罈酒全都歪倒在地,就剩它嘴中的半壇了!

無語的搖了搖頭,黃麟舉壇和它碰了一個,仰頭大喝了一口。

見他如此乾脆,小金興奮的伸出右翅,拍了拍黃麟的肩膀。

那意思好像是在說:小子,不錯,我看好你喲。

黃麟斜了它一眼,沒跟這醉鬼計較。

慈航靜齋一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