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斬草除根,靜齋往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咕咕咕咕咕~~”
聞到黃麟的氣息,小金驚喜無比,在山洞中直叫喚。
這傢伙進化是進化了,但這夜視極弱的弱點還是沒有絲毫改善。
揮手點了根火把,又起了堆篝火,小金便藉著火光拱向黃麟。
“咕咕咕~~”
“不錯,還知道打掃衛生了。”黃麟揉了揉鳥頭。
小金找的這處山洞不算太大,但也有兩丈左右寬度和高度。
他剛才進去檢查了一番,洞中雖然還略帶氣味,但明顯是小金揮翅呼扇而打掃過的。
取了幾壇酒水,又串了些肉食,撒上調料後便將“燒烤攤”交給了小金。
很久以前,小金便能自己烤肉了,只要酒管夠,它還會給黃麟特意留些烤肉出來。
見“燒烤師傅”已經上崗工作,黃麟欣慰的點了點頭,閉目進到推演盤,整理起今天的收穫。
...
據慈航靜齋的典籍所載,靜齋起於西漢年間,其初祖地尼曾於洛陽白馬寺研習佛法,曾和魔門第一代邪帝謝眺交手,不分勝負。
其後地尼遁入空門,四十歲坐枯禪頓悟,創出《彼岸劍訣》,也就是《慈航劍典》的前身,而後十年多雲遊四海,收徒傳功,最終於南中落星山建立山門。
落星山,便是帝踏峰了。
初時只是幾間木屋,其址也不在近頂處,而是在離山腳不遠的一處山坳之中,門人弟子甚少參與江湖之事,算是隱世宗門。
但這種情況在第十三代齋主文茹一時期發生了巨大轉變!
時值晉末,川蜀之地有譙縱建權自立,權傾朝野的晉太傅劉裕揮軍西進,但蜀道難、其關也堅!
靜齋齋主文茹一與劉裕早年有舊,又在川蜀之地頗有名望,便號召川蜀武林人士助力攻之。
內外相交之下,劉裕成功入蜀,後念慈航靜齋之功,曾親赴落星山感謝文茹一,見其宗門簡陋,便派人為其建築宗門,那兩座牌樓便是當時所建。
待到劉裕代晉自立,建國立朝之後,文茹一便將落星山改成了名字。
帝踏峰之名由此而來!
從那時起,慈航靜齋便一改隱世作風,弟子皆盡出山遊歷中原!
之後南北朝時期的王朝更替,便有慈航靜齋插手其中,和陰葵派的恩怨也起於此時。
兩派都是女子,其目的也極為相似,兩爭之下互有損失,因此便有了20年一次的邀鬥之舉。
勝者入世,敗者避世!
...
看到這,黃麟對慈航靜齋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雖說這卷宗裡有些地方言不符實,但大致上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嗯,像那什麼地尼曾和第一代邪帝謝眺交手之事,應該是後輩弟子為尊者諱。
據他所知,地尼出家前和謝眺乃是戀人,那《魔道隨想錄》便是謝眺之物,後來兩人不知為何而分道揚鑣。
可惜這秘卷宗裡沒有關於魅功的描述,看來只能從其功法裡尋找了。
念及此,黃麟拿起一部厚厚的典籍。
“慈航劍典”四個娟秀小楷印入眼中,其字力透紙背,時至今日,仍有些許劍氣瀰漫,可見書寫之人的實力。
《劍典》以氣、主、靈、神、心五大要訣為綱,黃麟將其仔細瀏覽後,發現這些細分和他總結出的“精氣神”三寶有異曲同功之妙。
只不過《劍典》的五大綱要皆可歸納在“氣”和“神”中,其中的“主、靈、神、心”皆可歸於“神”中,完全沒有涉及到精。
而且,從《劍典》裡的心法中,黃麟也知道了“死關”的由來。
其根本,就是《劍典》本身的缺限!
補更(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