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班師凱旋,各有憂喜,英雄碑!(第2/3頁)
章節報錯
有些運氣好的,碰巧在隊伍邊緣尋到了,當即便蹦著跳著揮手高聲歡呼。
而那些未找到的,心中不免會有些慌亂,但又覺得可能是看漏了,強壓著心中波瀾繼續在人郡中仔細搜尋。
有受不住壓力的人已開始低泣,卻仍懷著希望、睜著淚眼朦朧的眼睛,盯著面前走過的隊伍。
...
隊伍前列的寇仲雖說已不是初次碰見這種情況,但心中仍有些發堵,回頭望了眼那些將士手中的瓦罐,眼中一片堅定。
“孤日後定不讓他國再有敢撩我大乾虎鬚的膽子!”
記一直記得,當年和徐子陵還在飛馬牧場時,先生說過一話句。
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中原的和平和安穩,是打出來的,就如此戰,若不打,那突厥也會尋機南下。
這是草原遊牧民族的地域性質決定的。
宋智聽到寇仲的自語後,眼中滿是複雜之色。
他是皇宋派,但對寇仲的天賦才情也極為佩服,這幾年大兄不理國事,寇仲卻將大乾治理的井井有條,國力也蒸蒸日上。
如今又有此大勝,師道是真沒希望了。
心念疾轉之下,宋智開口說道:“殿下若是感懷這些陣亡將士,不若建廟立祠,每年擇日祭拜。”
他這話讓寇仲稍有愣神,好在這些年在朝堂之間練出來了,臉上並未有絲毫波瀾。
“智叔此法甚妙,只是一廟一祠能祭之人終究有限......”
一家一廟難擺放的靈位終究有限,但大乾人出嶺南至令戰死者數以萬計,這靈位該如何擺?
全部供奉其中肯定是放不下的,以軍功挑選也會有厚此薄彼之意。
所以寇仲才會有此言。
宋智轉瞬之間也想到了這個問題,但他凝眉半響也沒想出個妥善的解決方法。
難得他主動向寇仲進言,寇仲也並未以語言打擊,而是說道:“智叔此法確實不錯,但箇中關節頗多,需和諸臣商議一番。”
“哈哈,老夫也就是突發奇想,肯定會有些疏漏,只是給殿下提個方向而已。”宋智撫須一笑,神情頗為豪邁。
計策雖未被當場採納,但這訊號寇仲接到了,當即說道:“智叔此策確實極好,待孤和眾臣將其完善後,當可大用!”
宋智在馬上微微躬了躬身,“殿下英明!”
心中卻是想著,師道終究是無心中原,然中原卻是腹心之地,宋氏不能被排斥在權利中心之外。
兩人云山霧罩的話聽得旁邊的張須陀等候人一頭霧水,此時前方出現了宋缺的御攆,兩人當即閉口不言。
當宋缺從御攆出來時,場間頓時暴起了山呼海嘯般的“萬勝”之聲。
“眾將士,辛苦!”
宋缺的聲音不大,但卻穩穩的蓋過了此間所有的聲音,每個人都覺他是在自己身邊說話一般。
“萬勝!萬勝!”皇帝在這個時候真是稀罕物,難得見天顏已讓一眾將士樂的摸不著北了,更別說宋缺還親自抱拳躬身,朝他們行禮。
一時間官道上的“萬勝”之聲不絕於耳。
“趙國公!”待聲音稍小後,宋缺看向張須陀,說道:“有趙國公在,實乃我大乾之幸!”
張須陀立時翻身下馬,抱拳答道:“陛下誇讚了,此戰全賴殿下信任、三軍將士用命,須陀不敢貪功!”
宋缺顯然很是高興,一連說道:“都很好!都很好!”
隨後,他便轉頭問向寇仲,“頡利可有帶來?”
這便是演給百姓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