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有修改(圖)

開元三年的冬天果如李淳風推算的一般,較往年寒冷不少。

若不是早早得到訊息,中原北地恐怕已是災情一片。

突厥地處更北方,數十年難得一見的白災肆虐著草原大地,牛羊成片成片的凍死,頡利早早的便將牙帳遷至了定襄。

(注:有些史料上說是在襄城,翻的有些頭大,又沒法確定“定襄郡”治所所在,便先暫定為定襄城了。)

定襄原屬前隋邊郡,然,大業十一年楊廣避暑汾陽宮時於雁門被圍,定襄隨之落於突厥之手!

此城地處黃河“幾”字型東角的東北方向,雖有高大城牆阻攔寒風,但仍然寒冷無比。

加上大乾自立國以來便對突厥處於防守狀態,南側又有惡陽嶺這個天然屏障,因此警戒並不算嚴。

當寇仲親征的訊息剛從長安傳出時,張須陀已命秦瓊率3000驍騎從馬邑出發,疾奔定襄!

與此同時,其他五路大軍也紛紛到達了指定的地點。(行軍路線圖)

東路軍李靖,在雲中攜帶了五日口糧後,便一路急行軍奔至定襄城北方,卡在白道要塞和定襄城之間,若是頡利向北潰逃,他便能於途中攔截。

西路軍徐世績,早早的便出了離石沿黃河北上,目前以於定襄西北方向的陰山設伏。

更東邊的屈突通部和宋智部也都已就位。

靈武方向的單雄信也率部跨過了黃河,直奔蘇尼失牙帳。

蘇尼失全名阿史那.蘇尼失,和突利一母同胞,同樣被頡利封為了小可汗,單雄信所部的目的便是監視蘇尼失,防止其接援頡利。

而在定襄陽城享受著火爐的頡利,對此一無所知!

是夜,秦叔寶同程咬金率三千精銳,頂著漫天風雪以神速出擊,越過惡陽嶺夜襲定襄城!

因為天氣非常惡劣,所以突厥方面完全沒有戒備,被秦瓊一個照面就奪下了南城門!

不明其因的突厥人甚至以為乾軍是“神兵天降”,頓時便我滿城慌亂。

頡利可汗未料到乾軍突至,認為對方既敢孤軍深入,定有主力隨後,當即率部三萬餘人走北門出城,打算將牙帳撤至磧口。

然,頡利才離定襄三十餘里,便遭到了李靖所部截擊,本就驚慌的突厥人,在裴行儼兩柄亮銀錘的一頓勐衝勐砸之下,頓時潰散北逃!

待頡利逃至白道城時,定襄城十萬大軍僅剩身邊兩萬餘人,就算加上白道城駐軍也不足四萬!

一夜之間,乾軍斬敵六千餘,俘虜近萬之眾,潰逃者難以量計。

張須陀攜大軍入駐定襄後,收到了李靖的建言,當即散了不少探子以離間突厥諸部。

隨即便有頡利的心腹大將康蘇密率軍投降。

得聞此事後,頡利不敢在白道城停留,帶著陸續逃至白道的突厥殘兵向陰山方向撤退,卻一頭撞上了在此等候多時的徐世績部。

白道城乃前隋邊塞,本就只是一軍鎮,飢寒交迫的突厥人哪裡是以逸待勞的乾軍對手?

好不容易逃至屯鐵山的頡利,僅剩了不足四萬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