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逍遙派的歷史,不同的走向(第1/2頁)
章節報錯
典籍中所載的歷史和當年天山童老說的差不多,但更為詳細。
逍遙派起於先秦,其創派祖師為莊子門徒,起初只是道家的一個學術性質的流派,也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稱。
直到第四代首領韓國人韓且出現後才所了轉折,韓且乃韓國宗室,秦滅韓時他已入了“逍遙派”多年,並已成了首領。
當然,那時候還不叫逍遙派。
得聞國滅後,韓且以首領的身份召集門人,宣揚秦國暴政,巧合的是,這些門人六國皆有,甚至連燕國人都有,就是沒秦國人,一個都沒!
彼時,七雄並立多年,已很多年沒有滅國之戰了,正是人心惶惶之時,韓且的言論得到了諸多門人的信任。
為反抗暴秦,這一脈一改原先的學術作風,開始側重煉氣。
當時正是百家齊放之時,各家的煉氣築基之法數不勝數,交流也頻繁,“逍遙派”很輕易的便得到了一些道家其他流派的修煉法門。
可他們在修煉之後便發現,平日裡所學的《逍遙遊》好像是一門極為厲害的煉氣術!只不過他們一直以究研學術的目的在看待《逍遙遊》,從未發現這點。
這下好了,因對莊子思想了解的極深,韓且只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便有了一身極其不俗的實力。
這時候,王翦攻破hd的訊息傳來,韓且憂憤之下便有了刺秦的想法。
可這事風險極大,為不牽連同門,他先是將首領之位傳了下去,又將韓國宗室的幾處秘庫交給了第五代首領後便獨身奔赴咸陽,準備刺秦!
秦王政二十年,也就是趙國被滅的次年,韓且在咸陽透過各種關係終於找到了進得咸陽宮,接近嬴政的機會!
那是燕使荊軻攜燕國督亢輿圖連同樊於期的首級,以請求“舉國為內臣”的名義朝見秦王嬴政。
中間的具體情況如何,典籍上沒有記載,只留了一句“咸陽宮被夷為平地,四代祖師不知所宗。”
就這一句,便將黃麟驚的愣了好久!
轉瞬他露出驚喜之色!
咸陽宮是什麼地方?
那是秦始皇召開大朝會的議政大殿!
具體模規如何已不可考量,但應該不會比前面的大興宮小吧?
這麼大模規的宮殿竟然被“夷為平地”,這足以說明荊軻或是韓且的實力了!
以黃麟現在的實力,想將大興宮在一場刺殺中夷為平地那是不可能的事。
皇宮主殿可不比慈航靜齋的那種普通建築,其安全性和抗震性強了不知道多少。
勉強按奈住去翻找功法的心思,黃麟繼續往後面看。
至於四代掌門韓且的結果最終如何,上面雖未記載,他也能猜得出。
肯定是撲得悄無聲息了。
各種史書上都只記載了荊軻刺秦,而韓且卻連個名字都沒有,想來這結果不會太好就是了。
嘖......真慘!
再之後,見到秦國幾乎以每年滅一國的速度四處征戰,還派大量高手大肆搜尋亡國貴族填充六國宮。
而“逍遙派”的弟子又皆是貴族出身,五代首領為求自保,正式確立了逍遙派,並自號逍遙子,取莊子的《逍遙遊》以示根源,又往上追尋四代,自領第五代掌門的身份。
然後五代掌門便攜門人弟子,在秦國高手的搜尋下遠走域外,一路極為艱辛。
好在有韓國秘庫的支撐,加上六國貴族的暗中幫扶,這些人便一路輾轉到了遠離中原的天山,於飄渺峰南邊三十餘里的一處盆地停了下來。
黃麟立時便知,那裡是天龍世界中,飄渺峰南邊的那處集鎮所在之地。
那地方高山圍繞、四季如春,加上土地肥沃,便實挺適合的。
而後,五代掌門機緣巧合的發現飄渺峰!
當時有兩名弟子外出探查周圍環境時久久不歸,五代掌門尋跡而往,發現了大霧瀰漫的飄渺峰。
那是一處天然陣勢,沒有神唸的修士會在迷霧中來回打樣轉,而五代掌門那時已有了“天劫境”的實力,破陣當然不在話下。
黃麟看著手中竹簡摩挲著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