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茶樓裡聽蒼涼(第1/3頁)
章節報錯
“馬嘶?”問話的人激動站起來向外張望。
“風。”答話的人擺了擺手,鬱悶低了頭去。
沒有商隊。
固城南北兩處城門口,男人們頂著天寒地凍,從早晨等到午飯,午飯後繼續,等過了未時,又等到申正。
寒冬裡本就灰濛濛的天空,早早開始轉暗。
別說是進城的商隊了,這麼長時間等下來,他們連一個過路的行人都沒有見著。
“所以說,咱們這些壞了心肝的人啊,一天到晚盼望著人家商隊在路上遭了大雪,剩一口氣趕到這,給咱當肥羊宰……活該有報應,這回不凍死也差不多要餓死人了。”
“還真是,所以你看佛菩薩也從來沒有保佑過咱。”
“保佑個屁,鬼地方,方圓百里連一個廟都沒有。”
男人們這樣議論著,不過這並不是真的反省,實際只不過發洩罷了。話說到這裡,就又有人講起那個近年來頻繁被提及的故事。
故事據說其實是真事,說的是早年間,固城開客棧和開藥鋪的兩家老太太,大寒天裡結伴去城外的廟裡燒香,祈求大雪風寒重,讓客商病倒在店裡……
最終,把自己倆給凍病倒走了,也把固城方圓百里唯一的小破廟求塌了。
漢子們因為熟悉的故事笑起來,笑完,開始罵娘。
但是,罵完他們還會繼續等下去。
這時間,倒是城裡那些被大雪滯留的客商們,因為實在窩不住,或不願意再多花一份買碳錢,開始出來活動了。
固城本身去處就少,何況還是這積雪的大寒天。
於是很快,主街上小茶樓的生意就紅火了起來,尤其是二樓說書的地方,比之平常日子,還更熱鬧許多。
要說在固城,酒肆或還有些貪杯成癮,寧不吃糧也要吃酒的本地人生意可以做,茶樓不同,它幾乎專為過往的客商才存在。
固城人實在想不出在自家門口,進店花錢買一碗茶喝的道理。
他們倒是愛聽,也想聽老頭說書,可是要上去茶館二樓,首先必須買一碗茶,其次,那說書的空當間,蜻蜓丫頭一趟一趟再一趟的託著盤兒出來討賞錢,他們這些叔伯爺兄,還真難做到,從頭到尾一文都不給。
所以,固城本地人大多難得去茶樓喝茶,聽書。
這其中,葉渝州是例外。
他平日裡但凡有空閒時間,幾乎都在小茶館二樓角落裡窩著,聽老說書說史講事兒,也與五湖四海來的客商相談。
這即是除了書卷之外,葉渝州身在固城,學習和了解這個世界,最重要的一條途徑。
“我去茶館坐會兒,進商隊了你們喊我。”天色暗得實在是有些看不清捲上文字了,葉渝州起身,向四周交代道。
“行,你暖會兒去。”
“進人我們喊你。”
牆根下蹲的站的跳腳的一干人紛紛回應。
接著開始嘟囔:
“估計也不會有了。”
“他孃的。”
“又喝風。”
…………
小茶樓已然老舊,牆壁大片的燻黑,雜色斑駁,樓梯木板隨人走動吱呀作響,響一聲,間隙裡便落一把子灰土……略有幾處坑窪的大堂中間,一個偌大的炭盆烘著。
進得門來,身上便有了暖意,手腳也不發僵了,葉渝州輕車熟路,自己泡了大碗茶水,眼不看碗,端著上了二樓。
推門,關門,徑直往一側人少的角落裡去。
此時的說書檯前,不見老頭,只有姐姐鄭雲娘居中站立,身前一副木叉兒支起來,架了一隻破邊起皮的紅白小鼓在上面。
看樣子云娘要唱曲了。
還好來得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