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時,巫神以身補天下,將自身填入天地崩裂各處,天崩地裂之勢遂止,碎片散入混沌,化為諸天,主體化為四海八荒,稱為地仙界。”

“此也是古、巫二字後世演化之由來。”

陳沙看到最後一行字,心頭一震,世上文字每一個字背後都有很大很深的力量,代表著某一種現象。

現在看到古神和巫神的故事,才終於明白這兩個字的由來。

古,確實是像一個人腳踩在大地上,張開雙手,頭頂蒼天的樣子。

而巫字,則是像一個人又一個人,躺在了天地之間的縫隙中。

正對應了古神頂天立地、巫神填天補地的神話。

“有點像盤古、女媧的故事……”

陳沙心裡喃喃:

“真不知道我是來到了歷史中的另一個上古,還是去到了遙遠的未來。”

在這個茫茫宇宙諸界當中,陳沙發現了許許多多能夠和自己以前所知道的神話能對上的東西,卻似乎又是似是而非。

心念收起。

再看向了手中的玉碟。

自語道:

“不周山是古神撐天時候的痕跡所化,又是三山五嶽之一,那誰合道不周山神,豈不是同時兼具了后土和古神的兩大權柄。”

三山五嶽,貌似每座山都不簡單。

崑崙山神就不說了,掌管著天帝行宮九重天,同時還是看守南天門的神。

不周山,同樣也牽扯到了兩位創世神。

有這麼一個想法。

陳沙再看這玉碟之中的八座大荒天下,便發現了不同。

那比海平面更高的八荒天地,在玉碟地圖般的視角看去,就像是一副“山水有相逢”的景象,四方水環繞著八座山。

“八座山……”

陳沙腦中募然震了一下,看向了這八個天下,喃喃自語道:

“三山五嶽,八個被分開的大荒天下,大道根底上,其實就是地仙一脈合道的三山五嶽,所以合道三山五嶽之神,其實就是合道於大荒一洲了。”

誰合道了那不周山,也等於合道了大荒西洲。

“卻不知不周山神的位子,可有人坐了?”

陳沙心中分析道。

這一個位子,想必是古族中人去合道,能佔一些便宜,畢竟是當年古祖撐天所留痕跡所化。

“若是沒人合道的話,那我的好徒弟以後說不得能夠想想……”

齊正一,如今名為王善,被陳沙看作是自己以後諸神體系當中“王靈官”的親徒弟,如今已經合道了玄壇山,身上也有了古族之力。

以後的晉升合道方向,肯定是這兩個方向。

一般來說,在初始合道的時候,或許還能夠貪一些,但大道越到最後,求得就是一個純粹,尤其是這些創世神作為源頭的大道,最後都是獨一無二,不容的別的大道存在的。

可那不周山神卻有兩位創世神的神性。

念頭收束。

陳沙隨意瀏覽了一下這四海八荒之中的各個地方。

常犀早已經將那一日被陳沙送走的所有人的位置,標記好了座標,一個一個的小圓點,閃爍在玉碟上的其他方位上。

看著手中玉碟當中的三萬多個地標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