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合道次序!(第2/4頁)
章節報錯
“四大……道、天、地、人嗎?”陳沙琢磨著說道:“此四者如何解釋?”
小老頭道:“第一者,無法解釋,乃因上古之神、神與道同,生來便是合道之靈。”
上古之神,神與道同。
陳沙立即想起了地仙界圖物志裡的關於“水神”“火神”的描述,也是如此。
但他沒有開口。
只是聽著小老頭喝了一口茶道:
“域中四大,是四條合道之路,但其實是三種合道方向,第一種是‘先天古神’,無法效仿,其先天為道……後三種,簡而言之,便是天、地、人。”
“天、地、人。”陳沙又重複了一遍:“何謂天時、地利、人和。”
小老頭伸出一根手指來,道:“天者、天道也,乃天道運轉之時序,如春夏秋冬;如生老病死;如日升月落;如周天星斗;如水火雷電……合道之諸如此類者,便是天神,後來我們叫做天仙。”
“天神、天仙?”陳沙注意到了小老頭在話語末端,提到了時代分隔。
但他仍舊沒有開口打斷,而是等小老頭將話說完。
小老頭說完天時,舉起第二根手指,道:“而後便是地,地者、地所位置也,泛指地仙界之前的蒼茫元初大地,蒼茫大地其本質便是宇宙之中‘一條重要大道’的具象顯化,因此,即便是大地崩亂,散成四大部洲,碎片墜入諸天,合道之地仙界一方山河湖海島礁等任一處者,掌握一方權柄,便是地祇,後來我們稱之為地仙。”
地祇、地仙。
陳沙心中再次一動,前面小老頭提到了天神天仙、現在又說到了地祇、地仙。
天神、地祇。
天仙、地仙。
這顯然是兩個時代,那為何會分成兩個時代呢?
小老頭伸出第三根手指道:“最後便是人,人者,人心也,亦泛指眾生之心,人心變化無窮,人心生一念,若能秉持,念念不絕,便是修道,修自身的道,如天地五聖的五種思想道、佛、魔、儒、妖,道聖開闢道教、佛聖開闢佛教、儒聖開闢儒教,魔聖開闢魔教、妖聖開闢妖教……人之道,存乎一心,是人心之中的一種嚮往,一種執念,合道於心中規矩,廣播於天下,以人心壓天心,便是聖人,後來我們稱之為修士。”
呼~
說完之後,小老頭撥出一口氣,認真地看向陳沙,道:
“這就是四種合道方式,其實是三道,是為修行路上的第四關‘煉虛合道’。”
“煉虛合道?第四關?”陳沙問道:“那前三關是什麼?”
小老頭笑吟吟道:“雖說天道崩塌之後,碎片散成諸界萬天,不同世界天地之間的體系不同,但化繁為簡之後,終究還是四步路,即為引氣入體、練氣化神、煉神反虛、煉虛合道。”
“引氣入體、練氣化神、煉神反虛、煉虛合道……”
陳沙細細揣摩這四步路,果真是微言大義,一一對應上了他這一路走過來的諸多不同劫紀的繁雜修行之路。
從後天到大先天、破碎金剛都是在引氣入體,而後是練氣化神,分為了陰神陽神元神、直至最後,元神經受淬鍊,化為散仙……散仙之本源乃是虛無縹緲之劫雷,更是煉神反虛……由實轉虛……
煉虛之後,再進一步,更發現本質,便是宇宙本源的各種大道,是為……煉虛合道嗎?
“原來這就是合道的意思。”
陳沙自語:
“卻不知,合道這一境,高下之分,又要如何確定,是看誰合之道的道更厲害,還是看合道的方向厲害,是天仙厲害,還是地仙厲害,亦或者人仙更厲害?”
小老頭使勁搖頭道:“道無強弱,只有深淺,合道這一境的強弱不在道上,而在次序上。”
“次序?”
陳沙挑眉:“怎麼個次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