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末法時代的內卷(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道玄說:
“你修煉的是大黃庭,我不必問你你也知道,我只跟你說說玉皇樓。”
陳沙知道一些玉皇宗的功法特色,但此時既然在這位創功者面前,何必班門弄斧:
“洗耳恭聽。”
張道玄微微一笑:“玉皇樓共十二層,又叫‘十二重樓’,你是我道家一脈,當知道‘十二重樓’的金丹術語指的是什麼部位?”
陳沙思索著道:“丹經雲,人之喉管有十二節,謂之十二重樓。”
“不錯。”張道玄微笑道:“十二重樓正是人的喉管,喉管如龍,故稱喉嚨。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世人呼吸納氣,皆靠十二重樓,也就是喉嚨這個部位。”
“老夫認為,只要把十二重樓的‘納氣’能力增強,即便是在末法時代,天地氣機微弱之際,仍可繼續修行。”
“《玉皇樓》便是基於此等理念創出,一身功夫都在十二重樓上,功夫每上一層樓,喉管便玉一分,吐納天地氣機的速度也跟著快一分,教人即便是在末法時期,也能正常的從後天九層,修煉到先天三重,過完十二境界。”
陳沙聽到這裡,再看向這老道,內心不由生出佩服敬仰之念。
這種天賦才情,還有這份為後人開山破路的胸懷,放在任何時候,都可稱得上一代真人,無上大宗師級的人物!
再看這麒麟崖上一眾武林人士對這老道如此崇敬,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這時,張道玄嘆息道:
“如果我沒和你師父鬧翻的話,我所創的玉皇樓,正適合為我道門中人踏平從後天到先天的十二步,而他的大黃庭,則是接上了先天之後的‘破碎飛昇’之路,可惜,我二人最後還是因為理念不合,就此斷絕關係。”
陳沙問道:“這理念不合,到底不合在哪兒……”
顧長明、捨得禪師、徐老鬼這幾位三教高手,以及麒麟崖上許多武林人士,也都露出認真聆聽的神色。
張道玄看著陳沙,道:“小友你練的是《大黃庭》,定然知道,你師父所創的《大黃庭》在踏入先天這一關,跟我走的已經是不同的方向,我是用十二重樓來增強修士們的納氣能力,而他卻更另闢蹊徑,走的是道經裡的另一種方向……”
陳沙思索道:“我大黃庭修煉的是‘見神不壞’。”
“不錯。”張道玄點頭道:“正是‘見神’,陳扶搖在道經裡找到了另一種方向,認為人體有神,共三部八景二十四神,若能看見這二十四身神,便可更進一步增強人的潛力。由此感悟天地氣機的能力,必然也會隨著提升。”
陳沙道:“聽起來,我這一脈大黃庭的修行,更完美一些。”
一個是單方面提升某個部位的人體潛力。
一個則是全方面的提升人體各個位置的潛力。
自家的黃庭二十四身神修煉的是人體的二十四個部位,其中就包括了玉皇樓轉修的‘喉管’。
在大黃庭裡面,喉嚨部位的神,名百流放,字道通,色九彩。
張道玄倒也不否認陳沙的說法,點頭道:“確實,陳扶搖的大黃庭修煉到最後,要比玉皇樓走的更遠,但老夫也說了,我們最後走向的不同的方向,各有所長。”
“比起大黃庭能走的更遠,我的玉皇樓可以讓人在前期修煉得更快,要不是……”
他嘆息道:
“若是他沒有和我鬧翻,這兩門武功合一,完全可以在這末法時期為我道門一脈培養出更多的薪火種子。”
陳沙默想:“倒是不錯,如他所言,玉皇樓只練喉管的十二重樓,一輩子的功夫都在這裡,對於喉管這一神的修煉,肯定要比大黃庭修煉喉神,要修煉的更透徹。”
就在他思索的時候。
卻沒注意張道玄看著他的神態隱隱有些莫名:
“老夫本以為你師父與我分道揚鑣之後,從此便再不聯絡,沒想到他會派你來找我,是為了什麼?”
陳沙聽到老道語氣之中有一點期待。
“莫非?他……”
他隱隱猜到了這期待是什麼。
怎還不懂得順水推舟。
當即義正言辭道:
“實不相瞞,晚輩來此,正是想學前輩的《玉皇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