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大黃庭的武功裡“位列仙班”、“萬神朝宗”等招式的由來。

修煉其他門派的武功,根本不懼怕走火入魔。

“我如今已經到了大宗師之境,距離一品大先天只差一境,按照我的練武天賦,每日若是按部就班的修煉,積攢真氣,三五年的時間,應該能到大宗師巔峰之境……”

再往後,就是一品大先天之境。

要想修成一品大先天,大黃庭裡的最後一篇有講:需見神。

見神之後,讓‘黃庭八景二十四神’前來參拜自己,完成“神拜我”。

到這一步,既“大黃庭大成”之境界。

而大黃庭裡的講的這二十四神分別還有名字和顏色,如上部八神的第一神:聰明神,祂名覺元子,字道都,色白。

第二發神,名玄父華,字道鋒,色玄;

第三緊膚神,名通眾仲,字道連,色黃;

…………

黃庭三部八景,共有二十四神。

祂們存在於人體的一些細微的穴竅和臟腑之中,有的甚至存在於髮根之中,需要在達到大宗師境後,真氣灌入身體周遭,才能尋找到祂們的存在。

近百年來,道一山上僅有兩個人透過《大黃庭》修煉到了一品大先天。

一個自不必說,是他的父親陳參玄,功參造化,引得大黃庭二十四身神皆去拜他,並以“道一印”融匯了天下武學,不管任何情況下,出手一擊,便能定鼎四極!

第二個當然就是小師叔週三通,不過陳沙曾問過小師叔,他還沒有完全懾服二十四身神,即便如此,小師叔也有著堪比天下前十高手的功力。

可以說,只要道一山上的人有足夠的天賦作為基礎,大黃庭就是一部穩穩通往一品大先天的康莊大路。

這也是道一宗能在幾千年的時間內,始終保持住自己大派道宗地位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有這部上乘武經作為“底蘊”。

李劍舟作為山上少數被傳授了《大黃庭》的人,當時主動廢掉自己的大黃庭功夫,無異於斷了通往一品大先天的路……

當時陳沙是如此以為的,直到林青青上山來,告訴他李劍舟現在在修另一部一品武經《神蠶經》。

“老五啊老五,希望你能讓我見識一下,同為一品武經,這《神蠶經》比《大黃庭》,有什麼不同之處……”

陳沙眸光閃爍著,竟是有一些期待李劍舟能破繭重生。

…………

趙國、長寧鎮、小破觀。

這已經是李劍舟結繭的第七天,那團人繭有將近兩米的高度,在原來的基礎上,已經增厚了一尺。

從外面看過去,那就像是一顆大石卵。

程琳和趙雲空七天以來,沒有敢離開破觀半步,一直在就近守候著。

然而,卻怎麼也沒有想到,今天這小破觀裡迎來了一個陌生人。

“你們就是那兩個被李劍舟收做徒弟的孩子吧。”

兩人立即聞聲看去。

伴隨著聲音,走進破觀的是一位白衣秀士,手拿摺扇,容顏清俊,看起來溫文爾雅。

“你是什麼人?”

趙雲空當即喝問:

“想幹什麼?”

白衣秀士以扇遮面,微笑道:

“一品堂王綸,來此有請兩位的師父,入我一品堂,做上位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