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個天下至柔的空明拳!”

陳沙出手,拳拳剛猛的勁風下,也不吝讚美:

“在那位張三丰還未能出世創出太極拳的情況下,老頑童你的空明拳當屬天下第一柔的拳法!”

“張三丰?”

周伯通眨巴眼睛:

“那是什麼好玩的人?你的意思是他的拳法比我更有柔?”

陳沙與周伯通一邊交手,也不管周伯通聽不聽得懂。

一邊打一邊說道:

“世所公知,太極拳以柔克剛,能四兩撥千斤,只不過現在我也還沒見過這路拳法,單以柔來講,你的空明拳意,已是柔中之最了。”

越與周伯通交手。

陳沙越能感覺到周伯通這一路“天下至柔”拳術的奧妙所在。

他每一拳遞出,拳意都突出一個虛空的感覺。

空碗盛飯、

空屋住人、

虛懷若谷、

空空如也

空無所空、

……

七十二路拳法的拳意,一字而蔽之,空。

海大之所以能藏,因為有容,

而若能空,能容無窮!

因此周伯通的這七十二路拳法打出來之後,每一拳的勁氣,看似柔弱,但卻是綿綿若存,用之不竭。

便彷彿一條奔流不止的河流。

“哈哈哈,小師父,你見識不差呀……”

周伯通見到陳沙能夠察覺到他的拳意變化,從而順勢而為,拳掌之間的還擊,開始變成了以力擷取周伯通的拳意:

“我這七十二路空明拳,乃是根據我師哥道教裡的‘道德經’所創出,蓋謂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上善也。”

“你想截斷我的拳意?小娃娃都知道抽刀斷水水更流。”

果如周伯通所言。

任陳沙如何以拳掌猛擊周伯通的拳風變化,多次似欲看破周伯通的招式變化,欲在其收力放力的瞬息間出手破其空門,卻絲毫沒有效果。

抽刀斷水水更流!

空明拳是一門天下至柔拳術,就像是水流一樣,拳勁綿綿若存,似有似無,但卻始終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