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商議(第2/3頁)
章節報錯
審配,田豐等人都是冀州人,代表著當地的勢力,也是勢力最強的一方,在冀州佔據了很大的話語權。
郭圖等一眾人都是穎川出身,大家當然不服氣屈尊人下,於是聯合在一起,共同對抗的冀州一方的人才。
雙方明爭暗鬥,日漸嚴重,已經達到了不是為了計策而說話,而是為了反對而說話。
袁紹聽到郭圖的一番話,不由皺了皺眉頭,心中有些不悅。
郭圖建議和審配的建議相比,明顯有一定的差距。
其實他的心裡還是贊同審配的建議,兵分兩路,呂布肯定會分身乏術,到時候,呂布如果要保濮陽,那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鄄城失守。
如果他想救援鄄城,濮陽就會有危險!
所以,袁紹還是比較看重審配提出的建議。
一旁的審配皺了皺眉頭,有些不悅的問道。
“公則先生,為何如此,難道分兵兩路有何不妥之處嗎?”
聽到問話,郭圖微微一笑,緩緩說道,“正南先生,剛才蔣將軍所說的話,不知是否還記得?”
審配皺了皺眉頭,“當然記得,難道有何不妥之處?”
郭圖點了點頭,“正南先生,那你是否還記得蔣將軍所說的黑山軍?”
說到這裡,郭圖轉過身對著袁紹拱了拱手,緩緩說道,“主公,如果呂奉先沒有得到黑山軍支援的情況下,採用兩路進攻,確實能讓他分身乏術,但是,現在有了黑山軍的加入,恐怕,兩路進攻的計策行不通啊。”
袁紹皺了皺眉頭,“有何不同之處?”
郭圖拱了拱手,“主公,如果我們兩路進攻,呂布的兵馬可以守濮陽,而黑山軍的兵馬,卻可以守鄄城。
到時候呂布軍的兩路兵馬,就可以對應我軍的兩路兵馬,而我軍的兩面進攻之計,不但分兵佔不到便宜,反而還會因為兵力分散,而變成兩路僵持的局面。”
做到這裡,郭圖語氣頓了頓,再次拱手,“我軍必定是遠道而攻,如果不能速戰速決,不用說士兵計程車氣如何,只是說糧食的問題,恐怕就難以持久。
如果合兵一路,將所有的兵力聚集在一起,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威力,到時候,只要攻打下濮陽,呂布小兒無論退到哪裡,已經不足為慮了。
所以,在下認為,應該合兵一處,速戰速決,才是上策。”
郭圖不愧為潁川名士,頭腦清晰,一番分析之後,只聽的袁紹連連點頭,心中讚歎不已。
如果不是聽的郭圖的分析,恐怕真的會信了審配的一番話。
這樣看來,分兵兩路,絕對不是好主意,到最後,說不定真會象郭圖所說,最終會因為糧食供濟不上,而無奈退兵。
想到這裡,袁紹抬起頭看著眾人,緩緩說道,“既然如此,我軍合兵一處,集中兵力攻打濮陽。”
聽聞此言,審配頓時吃了一驚,急忙說道,“主公,萬萬不可!”
袁紹皺了皺眉頭,轉過頭看著審配,“為何不可,難道你認為分散兵力,才是上策嗎?”
審配急忙拱手,“主公,公則先生所言,雖然有理,但是,呂奉先在濮陽經營了這麼久,早已經將城池打造的堅固無比,想要攻打絕非易事,恐怕就算有再多的兵力也無用,倒不如分兵兩路,讓其驚慌,反倒更有機會。”
聽聞此言,郭圖忽然冷笑一聲,“正南先生,難道你認為,鄄城的防守不夠嚴密?”
問出這個問題以後,郭圖轉過身對著曹孟德拱了拱手,微笑著問道,“孟德公在鄄城這麼久,恐怕鄄城的防禦,也不比濮陽差多少吧?”
曹操愣了一下,點了點頭,“公則先生說的對,確實如此。”
郭圖轉身對著袁紹拱了拱手,“主公,如果按著正南先生所說,我軍採用分兵兩路的計策,我們派出的兩路兵馬,就會面臨著攻打兩座堅城的局面。
就算兩路兵馬合兵一處,尚且不一定能夠宮打下一座城池,就更不用說,兵力分散,恐怕機會更加渺茫。
與其如此,倒不如將所有的兵力匯合在一處,全力攻打一座城池更穩妥。”
聽到這裡,袁紹點了點頭,“你說的對,確實如此。”
審配眼看著袁紹又要同意郭圖的計策,急忙說道,“主公,萬萬不可!”
袁紹轉過頭看著審配,冷冷的說道,“審正南,難道你認為,攻打兩座城池更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