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意思是個啥,卻能夠猜到。

當即摸出一摞紅包遞到了黃噹噹面前。

“黃家小姐,您也去吧。”

“今兒是大年三十,圖的就是個熱鬧。”

“這……”

黃噹噹有些猶豫,老王馬上連連表示沒事的,就是個熱鬧,一旁母親吱吱叫聲也越發激烈,最終,黃噹噹也拿著紅包走了出去。

這下子,屯子裡的小鬼們更熱鬧了。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更開心。

老人們說過,過年過的是個啥?

不就是過個孩子嘛。

有孩子了,過年才熱鬧。

不然,就幾個大人,閒聊完了,最多搓麻,能有多大意思。

幾個孩子湊一起才有年味,步行你去看,年畫上畫的,是不是娃娃,誰家也不可能在年畫上給你畫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看著就不喜慶,跟門神似的。

當然,您要硬在上面畫一五大三粗的漢子,當年畫,也不是不行。

最多說您一聲牛批。

而您要是畫一漂亮小姐姐,這聲牛批就得更響亮了,衣服越少越響亮。

不過,也極有可能挨鼻竇。

但凡被父母看到了,那就得大鼻竇呼上,大過年的也算是個響。

歌德坐在一側看著喜笑顏開的孩子們,【心】再次一動。

【歸鄉者.團圓】又向前走了一步。

不大,卻有實質進展。

等到紅包拿了,小鬼們準備出去點炮仗的時候,小鬼們的母親走了過來。

“來來來,娘給你存著,以後再給你。”

說著這話,女人們就把小孩手裡的錢包收了。

小孩子這麼小,知道個啥,錢多不是好事。

收了,才是正經。

更何況,她們還得給別人家的。

一來一去,正好。

小鬼們挨個掏出了還沒有捂熱的紅包,有不想給的,自己老孃一瞪眼,就得老老實實交出來,比如說小六子。

他娘一瞪眼,他就想到他娘剁狼那模樣,渾身直哆嗦。

“去吧,記得點炮仗的時候,躲遠點。”

六嬸和其他當孃的一樣,囑咐著自己孩子。

而這個時候,李長海、李富貴換上了大棉襖二棉褲,拎起了火器、長刀。

他倆是後半夜執勤。

前半夜的小夥子們回來,六嬸這些女人們又給端來了放在籠屜裡的菜——都是沒動過的,年三十可不興吃剩菜。

這一波開始後,大部分婆姨就回去歇著了。

過年的時候,女人們才是最累的。

家裡面,裡裡外外都得女人們才能拾掇利索。

靠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