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人說這是造物主最神奇的奇蹟。

在古籍之中,“宇宙”一詞最早出自《莊子》,言:“旁日月,挾宇宙,為其吻合。”

這時的“宇”代指一切空間,“宙”代指一切時間,這裡宇宙的意義已是標準的時空了。

而之後的《屍子》中更是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莊子認為宇宙無窮大,每時每刻都在變大,因此浩瀚的宇宙,無垠的星空,有著茫茫星系、難以計數的星辰,都是無限的,無法準確計數的

滅世前的科學結論中也認為,由於光速有限和空間不斷膨脹,即使在宇宙的生命週期內,遙遠的空間區域也可能永遠不會與地球附近的空間相互作用。

例如,空間的膨脹速度可能快於穿過它的光速,即使宇宙永遠存在,從藍星傳送的無線電資訊可能永遠不會到達空間的一些區域。

在人類可觀測的距離中,宇宙能被人類觀察到的,只有930億光年。

人類是孤獨的,哪怕用最先進的飛行器1光年的距離,也需要飛行1.76萬年之久。

930億光年的距離,還僅僅是可觀測到的距離,它可能只是宇宙的萬分之一,甚至億分之一的空間,但是卻足以讓所有人類望而卻步。

可就是這樣的宇宙,在修行世界中早已有了爭論。

它只是無盡時空中,最大的一批世界。

在他之下,或許還有很多大千世界、小千世界、恆沙世界和洞天世界,但沒有例外的是,他們都在此方宇宙之下。

在各種多重宇宙論中,一個宇宙是一個尺度更大的多重宇宙的組成部分之一,各個宇宙本身都包括其所有的空間和時間及其物質。

但並不是代表、其他宇宙能有此界的宇宙那麼龐大。

它們或許還在變大,但變大的速度卻遠遠不如韓景略他們口中的本世界。

無盡時空、這是隻有進入大道三重境界,踏足返虛境後,才能進入的一個萬界中轉通道。

當然、偶爾也會有一些實力不足的存在,使用傳送陣來進入這裡。

它的環境很獨特,這是一片充斥著白色發光砂礫,沒有星空,而頭頂盡是黑暗的沙灘。

這白色的沙灘不知道有多大,每一粒砂礫,都是一個完整的恆沙世界,或者不完整的洞天世界。

這樣的恆沙世界,實力最高者、也不過是能移山倒海、在本世界萬載不滅罷了,並不能抵禦很強的外力。

若是想要毀滅這樣的世界,只需要簡單的返虛境,就能夠泯滅成片恆沙宇宙。

也正是這充斥著無數恆沙宇宙的沙灘上,偶爾可以見到如玻璃球大小的透明珠子。

它們堅硬無比,每個珠子中,都蘊藏著一方小千世界。

小千世界、它們之中存在著一方碩大的宇宙,偶爾能誕生一些實力強大,足以涉及到空間和時間層次的存在。

換而言之、它們知道無盡時空的存在,也知道本世界的孱弱。

一旦本世界無力供養他們,他們就會選擇散炁,前往無盡時空,轉而進入一些大千世界進行修煉。

這樣的小千世界,生活著數以萬億計的種族,並大多是由昊天自行創造的。

作為無盡世界意志主宰的昊天,對於他來說,創造這樣的世界就是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當然、小千世界中,也有小部分是道葬境、斬神境所創造的世界。

因此這樣的世界、除非擁有帝君五重中人王境的實力,不然無法摧毀它們。

正常來說、這些所有小千世界走出的修行者,都是天庭神明的候選人才。

當然也有反抗天庭,不想屈服的人。

不過他們的下場,大多是被直接泯滅,消失在無盡時空中。

在這群小千世界的上方,也就是那漆黑的天穹中,則是懸浮著三千個籃球大小的五色光球。

那是大千世界,它們之中常會誕生大道三重境界的存在,很少誕生帝君五重的存在。

它們每一個世界,都生活著數以萬億記的生靈,都擁有一個完整而強大的宇宙。

它們之中的生靈,有的走科技的路子,有的走肉修的路子,有的走法修的路子,甚至還有的走各種千奇百怪的修行路子,境界的稱呼也不一樣。

它們的排序,是按照大千世界的誕生和實力,從上往下排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