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無盡世界、伏羲開天(第1/4頁)
章節報錯
“昊天、大帝?無盡世界?”
從訛獸口中聽到這個詞彙、韓景略為之一愣。
“沒錯!”訛獸看著韓景略鄉巴佬一樣的模樣,不由雙手抱胸,彷彿流氓兔一樣的說道:
“昊天代表了無盡世界的意志,他不是人、也不是神靈、更不是兇獸。”
“它無跡可尋,卻選擇在了這裡作為無盡世界的中心。”
“但這裡在當時只是一個充滿了死寂的虛空,因此當青帝太昊伏羲來到這裡後,他選擇了開闢天地, 將虛空隔絕,開創了一塊無盡世界全部加一起,都不如它的巨大世界。”
訛獸的話,讓韓景略不禁腦海中想起了四個字。
伏羲開天……
這或許是大夏神話之中,最早的開天神話。
在漢末以前,傳有多個版本的開天, 最廣為人知的是《易經》之中的伏羲開天。
《易經》雲:保世滋大, 概群藉而羅萬有者, 悉在此一畫開天,人文肇始之。
《易經》的傳世、最早是從遠古時代開始的,便是刨開《易經》,更早的還有《楚帛書》。
《楚帛書》出自戰國時期楚墓,是目前大夏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先秦創世神話記載,在現有的先秦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中,還沒有比它更完整、更明確的創世神話。
它比漢末盤古開天的神話,要早六百多年,比道教的三清開天,要早了一千四百多年。
《楚帛書》甲篇釋文說: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處於混沌狀態之時,先有伏羲、女媧二神。
二神結為夫婦,生了四子,這四子後來成為代表四時的四神。
四神開闢大地,這是他們懂得陰陽參化法則的緣故,由禹與契來管理大地,制定曆法, 使星辰升落有序, 山陵暢通, 並使山陵與江海之間陰陽通氣。
當時未有日月,由四神輪流代表四時,四神的老大叫青幹,老二叫朱單,老三叫白柟,老四叫墨幹。
他們一直維繫伏羲留下的世界,直到帝俊生出十日與十二月,四神退出時辰的管理,從此九州太平,山陵安靖。
在退出時辰管理後、四神騰出手創造了天蓋,使它包裹大地旋轉,並用五色木的精華加固天蓋,之後炎帝神農氏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極。
自此後、人們都敬事九天,求得太平,不敢蔑視神明,帝俊於是制定日月的運轉規則。
到了後來、炎帝共工氏在帝俊的基礎上,想出了十干、閏月,制定更為準確的歷法,一日夜分為霄、朝、晝、夕。
韓景略回憶著關於伏羲開天的神話, 對於訛獸的話更是心神不定。
如果說自己生活的是伏羲創造的世界, 那訛獸呢?
想著、韓景略看向訛獸,反問道:
“你說昊天將這裡定位無盡世界的中心世界,而這個中心世界原本是一片虛無,直到伏羲開闢天地,那麼天帝帝俊呢?”
“帝俊?帝俊是伏羲立的天帝啊,你一個人、連這種常識都不知道嗎?”
訛獸彷彿看鄉巴佬的眼神,把韓景略看的十分尷尬,他知道個屁,大夏的神話體系這麼亂,他能知道個什麼。
不過如果說帝俊是伏羲立的天帝,似乎也能說得通,這就難怪上古神話裡,伏羲時期沒有天帝這一說了。
“那伏羲呢?伏羲去世了嗎?”韓景略追問著,卻不想訛獸說道:
“不知道、反正肯定不會死,要是伏羲死了,這方世界就崩潰了,想必應該是在做什麼大事。”
“說起來、四神還有歷代炎帝,都只在位十萬年,然後就消失不見了,沒有人知道他們去哪裡。”
訛獸摸著下巴道:“反正青帝不可能死,修行到了大帝境已經永不磨滅了,念頭一動便可開天闢地,哪怕離了昊天,也能自己前往混沌,開闢一個天地生活!”
“大帝境?”韓景略疑惑開口詢問,他所得到的江夏土地神傳承中,大道三重就已經是修行的最高了,大帝境是什麼?
見韓景略疑惑、訛獸這個上古活化石直接豎起了四根指頭道:“所謂修行、是伏羲之子少典創造的。”
“少典將修行定為天人三重、大道三重、帝君五重,大帝境就是已知所有境界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