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和馬叔明聽到了馬季禮的喊話,都從屋裡迎了出來。

馬叔明上前行了一個書生禮,“不知道老先生來訪,學生有失遠迎!”

楊梅也欠了欠身,笑意深深,“許久未曾見老先生了,您老別來無恙!”

老祭酒滿臉都是慈祥的笑意,目光在楊梅這個親閨女身上仔細打量了一圈。

他發現楊梅比起之前似乎更顯年輕,精氣神也越發的飽滿了,內心的那點惦記瞬間化成了安慰。

老祭酒眯眼笑道,“勞馬娘子記掛著,老夫身體康健,無需掛礙。”

一行人一邊寒暄著,一邊往堂屋裡去了。

馬幼薇這會兒在調味料作坊那邊幫忙,楊梅讓劉春草去把她給叫回來。

自己則重新張羅著煮水,準備沖泡工夫茶。

老祭酒坐下後,便讓隨行的老廖把賬冊和核算好的裝著現銀的木匣子一併送到了楊梅跟前。

“馬娘子,老夫這趟來,是特意來給馬姑娘送第一個月的話本分成的。

原本按照協議契書上的條款,這筆分成合該早些送過來才是。

只是老夫也萬沒有想到,馬姑娘的《赦荊釵》竟引起了如此廣泛的討論熱度,銷售的數量,也遠超過了的老夫的想象。

第一個月,《赦荊釵》第一冊加印了三次,第二冊加印了兩次。

另有京城和江南那邊獨立印製上市的資料也需要時間統籌。

所以,這才沒能及時把核算好的分紅給馬姑娘送過來。”老祭酒如實解釋道。

楊梅已經聽小兒子馬季禮說過一次了,所以,她表示了理解,並且還盛讚了墨趣書坊的策劃能力。

一本書能不能火,除了書的質量本身夠硬,書商的策劃運營也尤為重要。

好的宣傳,好的排版、好的營銷手段,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成功的要素。

雖然楊梅給墨趣書坊提供了夢幻聯動的活動策劃方案,但這種活動,就是前期炒一炒熱度,後面能否持續發力,還得靠口碑和宣傳。

楊梅也是後面才聽說江南那邊有一名為唐煥的風流才子,還為《赦荊釵》這套話本子寫過一篇讀後感。

因為這篇讀後感的影響,《赦荊釵》在江南廣受追捧,徹底火了起來。

京城那邊的市場,其實是被江南那邊的那波爆火帶起來的。

那個唐煥,作為江南有名的風流才子,竟會為一本話本寫‘書評’,深入剖析故事的核心以及對人性的思考等論點,楊梅總覺得有點違和。

思來想去,楊梅只能猜測這個唐煥可能就是老祭酒請的一個宣傳話本子的托兒。

類似於現代的影評人或者書評人,專門撰寫影視評論文章,發表自己對某一影片、影視、書籍現象或活動看法的一類人。

不過這個唐煥是以才子身份為人所知的,可見素日也不是專門靠寫評論稿吃飯。

楊梅沒有不知趣的詢問唐煥之事,她順著老祭酒的意思,粗略的翻了一下賬目,這一看,還真是讓她倒吸了一口涼氣。

馬幼薇寫的《赦荊釵》,第一個月的銷售分紅,竟有足足八百五十六兩。

這是四成的分紅,刨除掉所有的成本開銷後的純利潤分紅,竟有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