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叔明看完了馬幼薇的第一稿後,就意味深長的跟妹妹說:“好好寫。

這個故事比《赦荊釵》更有意思,一定能吸引到更多的話本迷。”

馬幼薇被秀才三哥肯定了,整個人就像是打了雞血一般興奮。

她連連點頭,表示自己一定會竭盡所能寫好這個故事。

娘之前說過的一番話,雖然馬幼薇覺得有些觀點聽起來很深奧,但她還是牢牢地將那番話記在了心裡。

楊梅畢竟是穿越人士,穿越前還是一家企業老總,所學的知識、經驗和閱歷,是踩在先人們不斷實踐總結的基礎上吃到的紅利。

所以,理所當然的,她懂得會比古代人更多。

但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地方。

她只是想盡可能的從身邊的做起,給他們灌輸一些好的價值觀,給他們重新整理一些新的、有意義的認知。

希望自己乘在巨人肩膀所獲的知識,可以影響到更多的人。

楊梅告訴馬幼薇,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有其各自的商業模式。

所謂的個人商業模式,聽起來好像很複雜的樣子,其實說白了就是出售自己時間的方式。

沒有聽錯,每一個人,TA這一生努力奮鬥的目標,無非就是為了實現財富自由。

而在實現財富自由之前,用自己付出賺回來的所得,通通都可以叫做出售自己的時間。

有的人只能將自己的時間出售一次,比如打零工,比如靠苦力勞動換取溫飽的普通人,都需要用自己的時間去換取收入。

然而一天只有十二個時辰,這十二個時辰不能全部都出售出去,賣不出去的時間也不會成為庫存,而是會直接消失,不復存在。

有的人可以將自己的時間一次性打包批發出去,譬如朝九晚五每個月固定拿月俸的、有固定活計可以乾的工人們。

他們能一次性將自己一個月甚至是一年的時間直接打包出售,一次性批發給老闆。

但他們的售價往往有一個很低的上限,也是隻能將自己的時間出售一次。

畢竟在他們在上工的時間,創造的利益都是老闆的,他們不可能在相同的時間內再做另一份工作,謀求更多的收入。

但有一些人是可以例外的,比如靠《赦荊釵》這本話本子大火熱銷的新一代‘暢銷話本’作家馬幼薇。

同樣的時間成本,卻可以多次出售,是屬於典型的擁有‘睡後收入’的那一撥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是‘購買他人時間再賣出去’的模式。

就好比楊梅現在這樣,自己創業、開工坊、招工人來幹活為自己生產商品,換取更大的利益價值。

這幾種不同的出售時間的方式,構建成了不一樣的個人商業模式。

馬幼薇和家裡其他人剛開始聽楊梅講述這個觀點的時候,只覺得很深奧,很神奇。

不過,只要用心思考,仔細琢磨,這其中所蘊藏的道理並不難理解。

馬伯旺和馬仲興都能從中明白時間成本變現的道理,馬幼薇能當‘火文’作家,腦瓜子自然更聰明,焉能不懂?

馬幼薇也由此越發堅定了自己要寫好故事,創造更大價值的決心和方向。

所以,這一次的修仙故事,說是第一稿,卻是馬幼薇暗戳戳精修過好幾回的心血結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