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祭酒的請求,楊梅沒有理由拒絕。

民報辦起來後,他們善水工坊要打廣告可就方便多了。

不管是出於哪方面的考量,楊梅都無條件支援,並且表示願意竭盡所能貢獻一點自己微末的力量。

老祭酒捋著鬍鬚,笑盈盈的點了點頭。

上回馬季禮給他的那份材料,有關於民報版面的排版和內容設定等各方面的建議,老祭酒反覆研究過,內心早就有底了。

希望楊梅能多給意見,無非就是找個藉口可以多與閨女接觸,父女間多些交集罷了。

老祭酒讓僕從老廖去把自己剛剛整理好的第一版材料取了過來,鋪開給楊梅和馬叔明看。

幾個人一邊研究一邊商議,竟不自覺間又碰撞出了一些靈感的火花。

老祭酒欣喜不已,忙讓馬季禮去拿紙筆把剛剛提到的細節記錄下來。

“等版面籌備完善,還要進行試水刊印,靜待發行後的效果。

民報能不能一直辦下去,還得看後期的資料支援。

不過老夫對此還是有信心的。

只要民報的內容有持續保質保量的輸出,定能在市場激起浪花,贏得正面反饋!”老祭酒信心滿滿的說道。

楊梅也十分捧場的附和道:“老先生,小婦人對您創辦的民報很有信心。

比起府報內容的枯燥單一,您設定的版面糅合了多重元素,內容比較豐富,可看性更強,一定能在民間佔領一席之地。

如果您想讓民報有更高的傳閱性,小婦人建議您可以以墨趣書坊之名,以一月為一個週期,辦不同主題的徵文活動。

面對的群體,可以是學子、可以是其他各行各業的人才。

只要他們能按照規定和要求寫出好的文章,能脫穎而出的話,就能獲得在民報刊登的資格。

被選中刊登的作品,還能得到一定的獎勵,至於是什麼獎勵,這個就得看老先生您自己的意思了。”

楊梅會提出這個建議,自然是抓住一般人渴望揚名,渴望得到關注,渴望成為焦點的心理。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是懷才不遇,沒有遇到賞識自己的伯樂,覺得不能成功只是少了一個可以展示自己的平臺。

老祭酒如果願意投入一些金錢和精力,辦徵文活動無疑能最快的吸引錦州府當地各縣鎮學子們的注意力,民報的知名度,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拓展。

除此之外,還能變相的推動民報的銷售數量。

畢竟大家要關注徵文內容,必須要關注每一期入選的文章,關注活動的發展進度,所以,買民報就成了學子們還有其他參賽選手們的剛需。

讀者粘性便也能由此而來,算起來,這一波操作對老祭酒、對墨趣書坊來說並不算虧。

楊梅喋喋的分析完這其中的彎彎繞繞,說得有些口乾舌燥。

好在小兒子貼心又機靈,及時給她送上了一杯溫度適中的茶湯。

楊梅喝了一口,頓時覺得通體舒暢。

而對面的老祭酒和馬叔明,則早已聽入了神,沒等到楊梅說後續,他們這才紛紛抬頭望著她。

“娘,您的這個提議,可操作性實在太強了!

這不僅僅是民報能從這些參加徵文的學子身上得到熱度和反饋,相對的,學子們也有一個可以展示自己能力和水平的平臺。

大部分的學子若是知道有這樣一個機會,一定不會輕易放過。

如此,這個活動若是策劃得當,就是一箭雙鵰彼此共贏的舉措。